|
CPI繼續沖高防通脹還需加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17:11 金羊網-羊城晚報
伊歌 對抗通脹威脅,財政政策還應主動發力,不僅要更多地投入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及文教醫療等民生項目,更要減輕企業和居民的稅負———既降低生產成本,又提高百姓對物價上漲的承受能力。 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今年2月的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8.7%。 去年7月至今,每月的CPI漲幅一直保持在6%以上的高位,上月沖上了近11年來的歷史新高———通貨膨脹對宏觀經濟的威脅,正越來越清晰可見。 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但3個月來CPI仍逐月走高,通脹壓力還未見消退———“雙防”的宏觀調控目標和政策,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 國家統計局前天公布:今年2月反映工業品出廠價的生產價格指數(PPI)上漲6.6%,連續7個月漲勢擴大,再創3年多來的新高;其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更是高達9.7%。農產品和原材料價格的持續攀升增加生產成本,最終將傳導至CPI,形成成本推動型通脹。更為嚴峻的是,中國銀行上周發布的《宏觀經濟金融回顧與展望》認為,雖然目前我國還沒有出現全面的需求拉動型物價上漲的局面,但已經具備了需求拉動型通脹的條件。“如果物價上漲水平在比較長時期維持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就很可能促使居民通脹預期的形成與蔓延,充裕的流動性將可能展開對實物商品的大規模追逐,導致實物商品價格的上漲,最終形成成本推動型通脹與需求拉動型通脹同時出現的局面”。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提出今年4.8%左右的物價調控預期目標,并列舉了九條措施。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將“九龍治水”的措施概括為“一個根本途徑、三個關鍵環節”:一手抓增加有效供給,特別是農產品、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給;一手抓抑制不合理的需求,主要是投資過快增長、貨幣投放過多,這是根本途徑;關鍵環節是一頭抓農副產品的生產和市場供應,一頭抓對低收入群體的適當補貼,中間抓市場監管。 對抗通脹威脅,從提高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等從緊的貨幣政策“一夫當關”,到著眼于總供給和總需求基本平衡的“九龍治水”,無疑是層次的提升和力度的加大。其實,單純依靠收緊銀根、緊縮信貸等貨幣政策,未必能有效抵御成本推動型的通脹。比如,國際油價、糧價持續上漲造成生產成本上升,貨幣政策就力所難及。因此,在“從緊的貨幣政策”進行“總量管理”的同時,“穩健的財政政策”也應進行“結構優化”。 在CPI不斷沖高的背景下,相對于貨幣政策的積極進取,財政政策則顯得穩健有余。其實,財政政策還有很大的施展空間,除了補貼種養農戶以增加供給、補貼低收入群體以維護安定等被動措施外,還可通過稅收優惠減免以降低生產成本。比如,對農膜、農藥、化肥、飼料等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和購置環節給予補貼和稅收優惠;減免農產品在流通、儲運和交易等環節的建設基金和附加稅費,降低運輸成本和交易成本,等等。 合理的財稅制度是經濟發展的“自動穩定器”。去年,全國財政收入達到5.13萬億元,五年增長1.71倍。國家統計局最近完成的一項課題承認,如果把國家、企業、居民個人所得放在收入分配的大背景下考察,可以看到國家、企業所得增幅仍明顯大于個人所得增幅。因此,對抗通脹威脅,財政政策還應主動發力,不僅要更多地投入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及文教醫療等民生項目,更要減輕企業和居民的稅負———既降低生產成本,又提高百姓對物價上漲的承受能力。在全國“兩會”上,代表和委員就提出不少減稅建議,如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降低個稅稅率、取消利息稅、單邊征收印花稅、減免農產品加工環節稅費等等。 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還說:“不存在減稅最佳時機的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最佳時機。”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