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緊要考慮中小企業承受能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04:01 大洋網-廣州日報
又到了公布CPI的敏感時刻。而統計局局長謝伏瞻也透露2月份CPI可能高于1月份。發改委副主任畢井泉則更明白地說:2月份CPI會比1月高,但應該不會超過兩位數。而昨日公布的二月份PPI數據高達6.6%,再一次顯示通脹壓力的巨大。 高企的PPI和CPI又一次把難題擺到了央行面前:加息還是不加?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是較多的貨幣追逐較少的商品導致的。原因既可能出在貨幣的供給方面,也可能出在商品的供給方面,換言之,即使貨幣供給量沒增加,如果商品的一方出現供給減少,也可能導致通脹。貨幣政策針對貨幣方出現的問題效果較大,但商品方的問題就不是單純的貨幣政策可以解決的。 中國目前的情況是兩邊都出了問題。從貨幣的一方看,長期的大量的出口順差導致央行被動發放基礎貨幣,貨幣量的增幅超過了GDP的增幅,人民幣升值預期又導致大量熱錢的流入。從商品方來看,工業化進程和環境污染導致可耕地的減少、對農業長期的投入不足、對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的欠賬、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國際商品市場價格高漲等都是本輪通脹中很重要的因素,而貨幣政策根本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這也是央行去年以來6次加息、11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仍然收效甚微的原因。 連續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后,銀行流動性已收緊,如果繼續大幅加息,銀行信貸萎縮,對主要依靠貸款的中小企業的影響是最大的,而財政稅收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也遠遠不夠。為中小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渠道的創業板,在千呼萬喚之后目前的時間表是上半年推出。因此,從緊的同時一定要考慮中小企業的承受能力。 近來大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緊貨幣、松財政,財政提高對社保、醫療、養老等的投入,將會釋放更多的潛在需求,而農業等的供給增加又需要一段時間,因此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通脹壓力短期內不會消除。這也是發展制造業和出口導向政策導致的長期經濟結構失衡的必經的調整過程。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