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危機無需恐慌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11:52 國際先驅導報
【作者】徐斌 所謂“糧食危機”非但不是危機,反而是呼吁全球更加重視農業投入的契機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次貸危機后,下一場危機將是農產品危機。”這是英國《金融時報》近日提出的說法。而這樣的憂慮直接來源于飛速上漲的糧價。在農業大國美國,去年玉米價格上漲62%,大豆價格上漲31%,創造了多年來的新高;今年以來,情況更嚴重,美國1月優質小麥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90%。 與《金融時報》持相同看法的不在少數,今年初達沃斯世界論壇上,糧食問題被列為繼次貸危機之后的第二大全球性問題;去年11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明確指出,世界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糧食危機;還有不少媒體認為,糧價上漲將引發新一輪通脹,從而引爆經濟危機。 但若理性分析糧價上漲的原因,不難發現,糧食漲價非但不是危機,反而是呼吁全球更加重視農業投入的契機。 高糧價不是通脹源頭 糧價上漲很容易被看作通脹源頭,而通脹也常被視作引發經濟危機的前兆,這是“糧食危機”的邏輯。但仔細觀察本輪全球性通脹后卻可以發現,糧價上漲并非通脹的原因,只不過在通脹形勢中,糧價的上漲最容易被放大罷了。 本輪全球通脹的根源在于美聯儲的寬松貨幣政策導致的流動性過剩,最先作出反映的是全球股市、房地產價格暴漲,接著就是實體經濟領域內包括農產品、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過多的資本總是追逐產出最少的產品;而糧食生產比不上工業產品那樣能顯著地增加產量,因此在物價齊漲的情況下,糧食往往漲價顯得最為驚人,甚至被誤認為是通脹根源。 根源在于供需不均 通脹是放大糧價上漲危險的重要因素,但糧價上漲的根源還在于供需不均衡。近年來,全球對糧食作物的生產投入不斷減少。2006年,全球耕地降低到歷史以來最低點,糧食庫存儲備只夠全球56天食用;而與此同時,需求卻在飛速增長。 中國耕地面積自1982年之后就以驚人速度遞減,到2007年國家不得不提出要保住18億畝耕地面積的“紅線”。同時,農村精壯勞動力大量向城鎮轉移,農村務農人員基本都是婦女老人;另一方面,中國居民的收入連年提高,食物結構變化不小,尤其是城市居民,逐步向肉蛋奶高蛋白食物結構傾斜。 想像一下,每個城市居民多吃一塊肉,就意味比原先多一份飼料需求。中國糧食產出20年來基本是緊平衡,一旦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到一定水平,對糧食需求增多,原先的緊平衡就被打破,糧食價格就會飆升。 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也是如此,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這些國家的食品結構也發生變化,糧食需求爆增也就不足為奇了。正是看到這一點,“投資大師”羅杰斯今年初放言:全球將迎來農產品大牛市。 高糧價將給農業“增寵”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糧食價格上漲的涵義,就是社會資源需要更多地向農業領域配置。將來,更多土地將從高爾夫球場變為農田;原先為生產乙醇而種植的玉米地將改種小麥。資源配置的結果,就是全球糧食產量大增,最終平抑糧食價格。當然這需要時間。按羅杰斯的看法,給農業追加投資,再到產出大增、達到供需平衡,至少要10年左右。 說到底,所謂的“糧食危機”和次貸危機不可相提并論,前者不過是商品供應相對于需求而言短缺而已。次貸危機的本質是美國人花了不該花的錢,買了不該買的房子,生產了不該生產的東西,一旦經濟不景氣,收入降低還不起債,人們就得節衣縮食。但二者的相同之處在于,每個“危機”都會導致市場資源重新配置。 如此觀之,我們不必對糧價上漲感到過于恐慌,對糧價實行管制也非明智之舉,因為價格管制不會多打糧食,反而會因提不起農民積極性而減少市場供應。(作者系安邦集團分析師)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