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組合拳如何不落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07:05 人民網-人民日報
武衛政 去年7月推出“綠色信貸”政策,今年2月接連發布“綠色保險”、“綠色證券”、“綠色貿易”政策,這一連串的動作,好似“連環槍”、“組合拳”,表明我國環境經濟政策進入環保部門與多個經濟主管部門聯手設計、配套實施的實質性操作階段。 環境經濟政策是嚴峻的環境形勢逼出來的。環境形勢之所以嚴峻,除了對官員的環境考核問責制度尚未到位,還在于缺乏一套激勵各級政府和企業長期有效配置環境資源的機制。人們有理由相信,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操作的環境經濟政策,能夠運用價格、稅收、財政、信貸、收費、保險等經濟手段影響市場主體的行為,與傳統行政手段的“外部約束”相比,環境經濟政策是一種“內在約束”力量,具有促進環保技術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降低環境治理與行政監控成本等優點,是解決環境問題的一種有效辦法。 但正如國家環?偩指本珠L潘岳前不久總結“綠色信貸”進展時所說,環境經濟政策雖然在實施中能取得階段性、局部性成果,但與預期目標相比往往有不小的差距。 歸結起來,大的障礙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地方保護,二是法律空白。 事實證明,地方保護會使環境經濟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雙高”(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短期內能夠獲得巨大利益,為地方帶來大量財政收入,一些地方政府對這樣的項目給予重點保護,他們會千方百計干預銀行執行“綠色信貸”政策。這樣,一些違法企業和項目有了保護傘,相對也就降低了銀行的信貸風險,致使銀行缺乏執行“綠色信貸”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我國環境經濟政策的法律保障體系還很不完善,存在不少空白,不利于環境經濟政策的有效實施。對于剛剛出臺的“綠色保險”政策,人們擔心,如果不能明確“環境污染責任險”的法律地位,一些企業可能不去投保,環境污染責任強制險更是無從談起。 顯然,不消除這兩大障礙,再好的環境經濟政策也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消除這兩大障礙,則要依靠制度和法律建設。一方面,進一步加大黨政官員環境保護的問責力度;另一方面,在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中,將所有市場參與主體置身于科學合理、明確可期的法律規則之下,從而使不守規則、非法獲利者受到必要的司法追究,利益受損者能借助法律手段得到及時救濟,稀缺的資源能源能夠通過市場得到有效配置。 在人們對環境經濟政策寄予厚望之時,環境經濟政策也期待各方面力量保駕護航。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