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經濟類學科為什么這樣紅(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08:06 中國青年報
令人擔憂的一頭熱一頭冷 在就業市場上,一邊是風景獨好,一邊是處境尷尬。 “專業對口的極少,幾乎沒什么單位要。應聘中學教師,用人單位又偏重師范類和有經驗的”,某重點高校歷史學專業的應屆碩士畢業生王晶晶說,“我們專業的本科生找工作就更難了!” “我們也想找企業、銀行類的工作,可是從求職開始到現在半年,投了不下20家單位,基本都沒有回音。很多公司招聘須知上寫著不限專業,但還是傾向于招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所以我們人文專業的基本上在簡歷關就被篩掉了。”李凌也無奈地表示。 “除了可以實實在在去考公務員,真不知道我們該干什么,有什么地方會要我們!”某人文學科的畢業生在學校論壇上發泄著滿腹牢騷。 有些人文類專業的畢業生則為能進入好企業而慶幸不已。一名2007年從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本科畢業的女生現在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她說,“我很喜歡中文,但現在考慮更多的還是薪金待遇、未來發展等現實因素吧。” “我一直在經濟和人文的夾縫中徘徊。一方面覺得投身經濟行業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想要迎合主流,趕上潮流。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放棄內心中的人文追求。物化的現實社會,讓我感到迷茫。”一位新聞學專業的碩士生表示。 “從某種程度上說,現在大學生的追求,已經是單一化的了”,高等教育研究者熊丙奇表示,“到國外去,到外資或中外合資企業去,到掙錢多的地方去,現已成了一些大學生的主流選擇。他們并不完全是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職業發展道路,而是從社會定義的成功標準出發考量現實。” 但他認為,在就業過程中,經濟專業比人文專業火熱,與整個社會的產業結構和人才需求密切相關。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張智勇曾經也做過一次調查,結果發現,學生的就業觀與社會的整體價值觀基本一致。 據了解,高校經濟學科熱在許多國家都是一個普遍現象,著名經濟學家錢穎一就曾撰文表示,在美國,經濟學不僅是社會科學中最重要的學科,而且在一所大學里也是舉足輕重的學科。“所謂重要是說,相對其他學科而言,它的教授人數比較多,主修的學生也比較多。經濟系在文理學院里是大系。相對而言,經濟學科在社會科學的各學科中會被認為是最‘成熟的’學科,這也增強了經濟系在整個學校中的地位。” 但這種大學里學科一頭熱一頭冷的情況仍然引起了一些擔憂。 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院士在與博士生進行的一次交流中就表示,“有的學生拿到外企的錄用通知書后,在BBS上大肆炫耀,欣喜若狂。這樣的就業文化真讓人痛心”。 “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場和浮躁的商業風氣,使大學生無法確信,自己在學校中學到的東西,是否能在未來就業時換成一個安全的飯碗。這樣的擔心迫使他們去盡量嘗試更多的工作機會,而不是專心期待自己的專業能夠學以致用”,顧海兵說,“結果,學通信的去賣手機,學中文的去做促銷,所有人都想去大公司里坐辦公室,課堂上所學的被統統放在一邊。” “學生都不愿意去重點行業和艱苦地區,很多行業的人才儲備出現了缺口。這樣最終會導致社會發展出現短板,乃至病態。”熊丙奇說。 “社會和大學應該干的事情應該有所區分,大學應更注重學生的通識教育和技能教育,社會則應承擔起職業化的培訓,不應使原本由企業承擔的義務由大學完成。教育改革應與社會行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相適應。同時,福利保障體系建設和戶籍改革的進程也應加快,使大學生們不用再受現實生存的壓迫,而放棄所愛和所學。”熊丙奇強調。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