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縮政策眼下沒必要改變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06:56 東方早報
早報評論專欄作者 陸志明 與之前眾多市場分析人士預料相同,今年1月份的CPI繼續維持高位運行的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2月19日發布的最新統計:受春節和雪災等因素影響,今年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7.1%,創1997年以來月度新高;從月環比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2007年12月上漲1.2%。 受全國春節的季節性因素與南方雨雪災害的雙重因素沖擊,原本已經高位運行的CPI被進一步放大,以致創下了1997年以來單月的最高增幅。這對于原本希望CPI能夠在短期上行之后出現回落,以減輕緊縮性宏觀調控壓力的政府部門來說,無疑是加重了壓力。 在經歷了最近的資本市場大幅調整之后,市場信心和人氣有所下降,相關分析人士紛紛將矛頭指向加息等宏觀緊縮政策。他們認為加息未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不斷在損害市場信心。 當前中國所面臨的經濟過熱與通脹加劇現象,是宏觀調控的首要著眼點。從目前的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結合宏觀調控的目標來看,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從緊貨幣政策,在短期內是沒有必要改變的。即使是最為樂觀的估計,CPI出現明顯的下降至少也需要5個月左右。雖然加息作為主要的貨幣緊縮政策之一,收效并不明顯,但是在目前市場經濟環境下它依然是一項“次優”的選擇。如果放棄了加息的政策,將會對宏觀經濟形勢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目前中國經濟依然處于高速成長中,推動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的主要是實體經濟的提高,而證券市場等虛擬經濟則主要起到輔助投融資的作用。經濟發展的核心指導思想應是以實體經濟發展為主,虛擬經濟發展為輔。如果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兩者保持適當的比例,就能夠起到相互促進的效用;但是當虛擬經濟的比例過高之后,實體經濟發展所需的資金都將流入虛擬經濟,從而對總體宏觀經濟產生不利的影響。因而當目前緊縮貨幣的調控政策對資本市場產生不利影響時,政府可以酌情考量,但沒有必要改變主要的調控目標。 關于加息政策無法在短期內有效改善通脹壓力,實際上我們不能用孤立的、片面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國家經濟政策選項包含很多,貨幣政策僅為其中之一。加息政策目前對治理通脹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動性大大增強,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對國內通脹壓力的推動已經較為明顯,如1月份CPI上漲7.1%,而同期PPI也上漲6.1%。此外,鑒于國內農產品生產效率問題,農產品相對于工業品的價格上漲將成為未來的長期趨勢,由基本面造成的通脹因素很難通過貨幣調控得到改善,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更多的只能起到緩解癥狀,為改革爭取時間的作用。 而要想根本改善目前中國經濟過熱的狀況,惟一的出路是繼續維持經濟的高速成長,用快速增長推動國民經濟運行效率提升,用經濟運行效率提升提高居民的就業和收入水平,用實際收入水平的提升熨平物價波動的壓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