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信貸主力軍為何缺位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5日 16:25 上海金融報
吳睿鶇 綠色信貸推行半年之后,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日前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環保部門希望在金融信貸領域設立環境準入門檻的做法,并沒有得到更多地方政府或金融機構的認同,有的甚至還在拿這項政策做表面文章。 對于綠色信貸推行情況及走勢,誠如像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所坦言那樣,雖取得了階段性、局部性成果,但與預期目標相比還有“不小的距離”。在筆者看來,產生“不小距離”的主要原因是,在執行此項公共政策過程中,商業銀行只是充當了敲邊鼓的角色,而沒有成為推行綠色信貸的“主力軍”。 毋庸置疑,全面推行綠色信貸政策的成敗關健,取決于銀行的執行力。因為,銀行業務與環保問題關系向來相當密切,如果銀行嚴格執行國家制度政策,那些污染企業會因得不到任何貸款會停止生產,進而會創造和諧的生態環境;相反,假設銀行向那些污染大戶源源不斷地提供貸款,也就間接地成了污染環境的幫兇。 其實,為配合綠色信貸的實施,早在去年7月份,國家環保總局、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聯合就出臺了《關于落實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以綠色信貸機制來遏制“兩高”———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盲目擴張。可是,縱觀這份紅頭意見書,對銀行沒有任何基于法律保障的約束機制,而涉及到銀行方面義務的條款意見大多規定的是“應該”。可以想象的是,銀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天然沖動下,綠色信貸的推行勢必會大打折扣。 這意味著,國家在實施綠色信貸過程中,銀行沒有擔當“主力軍”角色,其根子并非全在銀行單方面,主要原因是制度安排不盡合理。所以,筆者以為,要想讓銀行成為推行綠色信貸的“主力軍”,必須對現有制度、機制進行合理修正,做一次較大的“手術”。 首先,國家應通過立法的途徑,并啟用問責機制,讓銀行知道和了解自己應負的責任,一旦銀行違規,就必須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與此同時,環保部門在公布綠色信貸黑名單企業的同時,也應將為環境違法項目提供貸款的銀行企業,一同公布于眾,接受公眾的監督。 其次,提高銀行信貸人員對環保的認同度,建立環保與金融兩部門間的信息溝通機制。比如,日本瑞穗的實業銀行就專門成立了部門,即可持續發展室。可持續發展室由6名人員構成,其中包括3名環境評審人員,還特別聘請了環境咨詢專家。國內銀行機構要借鑒國外做法,以使信貸人員逐步熟悉國際綠色信貸模式。在建立信息溝通機制方面,一方面環保部門,要及時發布企業環境的違法信息;與此同時,商業銀行要準時提供使用環境信息的反饋情況,以真正做到信息共享。 此外,值得欣慰的是,日前,環保總局已與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制訂符合中國實際的“綠色信貸環保指南”,它可以使金融機構在執行綠色信貸時有章可循,可以說是我國推行綠色借貸標準建設的重要一步。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要積極落實這項政策,盡早制定出符合國情的《中國綠色信貸管理指南》。譬如,建立具體的、且細化的綠色信貸指導目錄、環境風險評級標準等。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