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住房問題 仍須依靠市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11:46 經濟觀察報
呂尚春 對于北京居民而言,上周一個至關重要的數字是8.8萬元。如果一個家庭年收入在這個標準線以下,那么意味著他們將有可能受惠于 “限價房”政策。 而稍后,建設部部長汪光燾稱,“2008年,在房價較高、漲幅較快的大中城市,應努力幫助中等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這意味著,政府部門在反復強調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后,開始考慮將中等收入家庭也納入到政府住房保障規劃范圍中來。 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變化。雖然對中等收入家庭的保障細則尚未理出,但既然是“保障”,那就必然意味著“非市場化”資源配置。是政府免去供給中等收入家庭保障房的土地出讓金,或者是貨幣補貼如免稅、免息,還是允許購買部分產權?辦法有各式各樣,但其設計原理無非是公共財政的轉移支付。這個轉移支付的負擔將有多大?持續性如何?都是待解的懸疑。 事實上,如果我們回顧1980年代之前的住房制度,可以看到,由政府以公共財政大包大攬的住房政策,終將造成轉移支付難堪重負。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分配,以租養房”的公有住房實物分配制度。但至1980年左右,政府就已無力提供更大量住房以使此政策延續下去。于是,有了1980年鄧小平關于住房問題的講話,鄧小平說:“要考慮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的一系列政策。城鎮居民個人可以購買房屋,也可以自己蓋。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十年、十五年付清。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調整。要聯系房價調整房租,使人考慮買房合算。” 正是這番條理分明的講話,拉開了此后二十年住房制度由“計劃經濟”逐漸轉型向“市場經濟”的序幕。 那么現在,我們需要認真考慮的是,在以計劃為前提的政府公共財政轉移支付和市場化之間,就住房問題而言,應當持什么樣的平衡準則。如果說1980年的市場化發端,是出于對一個人口大國的居住資源配置的重新思考,那么當下提出的對 “中等收入”納入 “保障體系”,就不得不引發對于資源配置的效率質詢。 我們可以這樣看針對中等收入家庭的“限價房”存在的效率問題:按目前的土地供應計劃,北京市2008年將有300萬平方米的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和限價房,約計4萬套,如果刨除其中針對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占比,那么“限價房”的供應量又能有多少呢?據最新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達到163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2萬人,是2001年以來人口增加額最高的一年。即便刨除非北京戶籍的外埠人口,以及不考慮分配的公平和公正性問題前提下,“限價房”的供應量與中等收入人群的需求規模之間也難相比肩。 “摸著石頭過河”是我們一向秉持的“轉型原則”,既然房價過高造成了所謂的 “夾心層”現象,那么“限價房”這個半市場、半政府干預的結合體,似乎正是試圖緩解高房價壓力的一個試探性辦法。但是,出于對“谷賤傷農”的擔心,使建設部對吸納中等收入人群為保障范圍之際,輔以一個補充說明也就變得可以理解了——“需要注意的是,當前解決中等收入家庭住房問題的辦法,不能對未來住房市場化改革形成障礙。” 因為他們知道,片面的反市場情緒、單方面調高社會對“分配”和“廉價”的絕對預期,從長遠看對公眾沒有任何好處,政府更無力承擔;而正是市場化改革,才使居民住房水平從1980年人均不足5平方米,升至目前人均20平方米。這樣的巨大變化是市場化所造就,將來的發展基礎仍然必須依靠市場。解決中國的住房問題,這是無法動搖的一個基本原則。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