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大內需是應對全球經濟放緩的良方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10:04 東方早報
早報特約評論員 陸志明 昨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07年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數據:2007年中國GDP達到246619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全年進出口總額2173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78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2%;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8%,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 除了CPI的漲幅,這樣的一份2007年經濟總結應該是令人滿意的,然而全球經濟有可能陷入衰退的事實,似乎又給中國經濟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次貸危機不僅對歐美大型金融機構造成重創,還給整個信貸和證券市場帶來信心危機后,美聯儲于22日決定緊急降息0.75個百分點。美聯儲有足夠的理由這樣做,因為美國經濟減速已在所難免,而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經濟學家們則警告說,全球經濟恐將受到拖累。 一旦美國、乃至世界經濟放緩,甚至陷入衰退,肯定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影響。例如外需的下降有可能影響中國的出口等,但就目前而言,中國經濟的基本面還不至于受到太大影響。事實上,中國宏觀經濟所處的階段與發展的現狀已能保證我國在現階段至少能夠獨善其身,繼續維持穩健的高增長態勢。 首先,從內部環境來看,中國目前仍處于“重化工業化”的經濟追趕階段,其發展的思路都是有經驗可依的,結合中國自身的發展情況,繼續穩健地推進中國工業化進程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主旋律,中國政府也據此制定了到2020年前實現中國“重化工業化”完成的既定目標。只要這一既定目標和思路不變,中國經濟增長就不會出現大幅滑坡。 其次,從外部環境來看,中國的出口會受到一定影響,但影響不會很大。一是美國早已不再是中國的最大貿易伙伴國,而歐盟經濟相對于美國穩健對中國出口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二是中國出口的產品中絕大多數以低價的實用消費品為主,其中很多是發達國家居民所急需的生活必需品,這部分消費品對價格的彈性并不敏感。實際上,當經濟衰退以后,美國居民的購買力降低后,其購買中國制造價廉物美的產品的可能性反而會上升,中國的出口并不會出現較大的下降。事實上,中國此前已經在積極平抑貿易順差過大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世界經濟放緩甚至有可能幫助中國經濟順利實現“軟著陸”。第三,中美之間升息與降息周期的反差推動了海外資金流向中國,而中國可以不斷推出新政,借此機遇提高資本賬戶的開放度與合理利用外資的能力。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司長鄒林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下一階段將擬發布《境內機構境外投資外匯管理規定》,繼續放寬資本流出限制,同時優化利用外資結構,切實提高利用外資質量,逐步使我國成為利用外資的強國而不僅僅是大國。 世界經濟放緩對目前中國而言,只是外部發展環境出現了局部改變,并不會帶來全局的惡化。不過,中國仍然需要做好應對的準備,尤其是應該積極擴大內需,這也是保證中國經濟在外部環境惡化時期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具體而言,應該完善社會保障,提高增強公共財政支出效應,提供更完備的住房、醫療、教育與失業等社會保障體系,解決中國居民的后顧之憂,釋放其潛在的消費能力。 可喜的是,中國今年將陸續出臺可增加人們消費能力的政策,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繼續擴大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的覆蓋范圍,降低人們的醫療和養老負擔等。政府也計劃今年新增1000萬個城鎮就業機會,這些都意味著政府將更加注重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只要中國能妥善地解決好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擴大內需的工作,那么中國在全球經濟放緩中獨善其身應無大礙。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