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遏制過熱與避免超調間尋求平衡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04:03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馬紅漫 2007年的宏觀數據與現實經濟最大的差異不在中國內部,而是在于以美國為代表的世界經濟走勢。內外部經濟形勢的“熱與冷”和政策方向的“緊與松”,出現了明顯逆向而動的特征。面對剛剛開局的2008年,在秉持“從緊”貨幣政策的大背景下,決策部門對于具體的政策工具選擇將越發強調技巧性。 2007年全年宏觀經濟數據昨日公布。初步核算顯示2007年全年GDP為24.6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加快了0.3個百分點,連續五年增速達到或超過10%;而CPI全年漲幅則達到了4.8%。 盡管最終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基本在市場預測范圍之內,但是對照年初相關政策目標看,最終結果與當初預期的差距仍然非常明顯。年初對于GDP的增長率目標是8%,而對于CPI的漲幅調控目標則是3%。因而單純從數據的對比看,最終實際經濟的運行狀況超出了之前的期望范圍。這顯示出宏觀經濟運行存在“偏熱”的跡象,結合近幾年的動態趨勢看,宏觀經濟狀況則呈現出“由偏快轉向過熱”的可能性。 面對數據對比得出的結論,似乎能夠輕松判定未來宏觀政策的方向選擇,那就是繼續秉持緊縮性的政策導向。盡管這樣的政策方向在大趨勢上是準確的,但是在具體的政策工具和調控力度選擇上,現實經濟的復雜性要遠遠超乎于簡單的數據對比。宏觀數據雖然描述了客觀的經濟狀況,但是過往的數據與現實動態的經濟狀況之間往往會存在偏差。由于時滯效應的存在,宏觀政策落實的實際效果在未來數月后才能夠顯現,因此,在根據過往數據進行政策判斷時,同時也必須要依據現實經濟狀況進行重新評估。 2007年的宏觀數據與現實經濟最大的差異不在中國內部,而是在于以美國為代表的世界經濟走勢。在海外經濟方面,美國的次貸危機可謂“跌跌不休”。盡管美聯儲剛剛意外降息75個基點,但在美國國內,有關經濟衰退的判斷儼然已成共識。而與海外市場的“衰退”和“救市”氛圍完全不同,國內宏觀經濟政策卻已然力求遏制“過熱”趨勢,“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猛烈的政策工具已常態化。 可見,內外部經濟形勢的“熱與冷”和政策方向的“緊與松”,出現了明顯逆向而動的特征。但是,海內外的經濟關系并非是割裂獨立的,中美之間的龐大經貿和資金往來,正是密切聯系雙方經濟趨勢的紐帶。近期全球股市行情的聯動和循環暴跌走勢,就印證了各個經濟體間相互傳導的密切程度。由此,當經濟關聯性遭遇到迥異的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導向,一系列的疑問就油然而生:美國經濟衰退必然會引起中國出口需求的減少,如果再加上緊縮政策的作用,是否會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產生負面影響?如果美國經濟真的步入衰退期,股市隨之走熊,那中國資本市場能否獨善其身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