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價破百的美國謀略與中美經濟的損益程度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 02:4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油價的不斷上漲,本質上是美國利用石油期貨的金融手段,放大原油緊缺的效應,來打壓歐盟并遏制中國的發展。應盡快建立一個客觀上有利于推動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體系,同時加快石油替代能源的開發。 ⊙鄧聿文 新年沒幾天,原油期貨價格就突破每桶100美元的關口。從趨勢上看,隨著世界石油儲量的減少以及新興工業國家的崛起而對石油需求的增多,世界很可能會迎來一個“高油價”時代。 但是,就短期而言,去年以來國際油價的暴漲絕對是不正常的。因為近幾年世界石油的供求關系并無明顯改變,甚至可以說,全球原油供應量可能還超過需求量,表現之一就是近年來世界各國原油庫存量持續上升,并已明顯高于過去幾年的平均水平。 既然從經濟角度看國際油價似無上漲必要,那么,國際油價屢創新高就一定存在非經濟的因素。從國際能源的政治背景去看,不難發現,國際油價上漲的背后,其實有著很深的“美國因素”。美國《華爾街日報》1月4日發表的社論就直截了當地指出,國際油價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原油供應緊張和需求增加是部分原因,而最大原因可能在于美元持續貶值。可謂一語道破天機。 人們注意到,近一、二年來,伴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美元卻持續走軟。這個奇特的現象正是美國奉行“弱勢美元”戰略的結果。美國主動選擇讓美元貶值,因為這既有助于縮小美國的貿易逆差,同時還可以順便打擊競爭對手歐元。所以《華爾街日報》的上述社論就毫不隱晦地表示,美國商界和媒體一直對美元貶值持歡迎態度。 但是,美元貶值還有一個效果,就是促使油價上漲,世界上所有原油出口國都以美元作為計價單位,美元貶值必然會導致油價上漲。正因為油價上漲是由美元貶值帶來的,符合美國的戰略需要,所以美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油老虎”,對待油價上漲的態度就顯得十分的超然,美國的財長和白宮新聞發言人等高官一再表示,美國政府不會動用戰略儲備石油,來平抑當前高企的油價,給人的印象就是美國政府根本不在意這令人咋舌的高油價。 據我觀察,美國之所以這樣做,可能想借高油價來推高其他國家特別像中國這樣的國家的經濟運行成本,從而遏制其他國家的發展。中國崛起是當代最重大的事件。經濟上遏制中國崛起有兩個手段可用。一是逼迫人民幣升值,影響出口,從而削弱中國經濟的競爭力,并使全球熱錢投機中國,誘發國內流動性嚴重過剩,推高中國的資產價格,做空中國;二是用高油價來推高中國經濟的運轉成本,影響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 有人會問,難道美國就不怕高油價的策略傷及自身嗎?畢竟現在美國對海外石油市場的依賴要大于中國。美國當然也害怕,要不美國能源部在油價躍上90美元后決定將戰略石油儲備增至7億桶以上。美國經濟學家菲利普-弗萊杰就認為,美國能源部的這一決定才是導致最近幾個月油價持續走高的最主要原因。但美國自信程度和時機拿捏得很好,高油價對美國的影響是有限的。 事實上,在經歷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兩次石油危機的沖擊后,美國不但積累了一套成熟的應對此類風險的經驗,還及時調整了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美國經濟早已轉向以高技術、服務業為主。為美國能源部工作的宏觀經濟學家凱-史密斯說,過去幾十年,隨著經濟發展,美國人的能源開支在經濟總量中所占比例大幅下降。 據統計,1981年,能源開支占美國經濟總量的14%到15%,但目前已降至7%左右。這意味著此輪油價攀升根本不足以把美國經濟拖入衰退之中,即使高油價會使美國消費者的利益受到損害,但他們也可以從在全球從事石油開采的美國大公司的海外業務中得到一定的補償。 然而,中國則不然,中國目前的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使中國經濟處在對高油價極其敏感的時期。高油價對中國的影響,要遠比對美國的影響大得多。可以說,正是中國自身這些經濟和能源結構上的弱點,給了美國施展“高油價策略”的空間。 從石油期貨市場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市場弱點”在于:一是在中國“每年需求的增量”中,進口油已占到40%以上的比例,僅此一點,就足以構成一個國際投機資本“重點炒作目標”。二是中國目前的石油儲備“安全天數”不足10多天,要達到計劃中的90天的水平,中國將要購買的原油非常多,這等于給全球石油投機商釋放出一個極其強烈的“多頭信號”。三是中國國內缺乏可以把握石油期貨市場運行竅門的專門人才,另外,操作外匯等金融期貨的能力也非常低,對國際投機資本來說,正是對中國下手的大好時機。此外,中國在產業政策上存在的某些明顯“失誤”,也加劇了對能源的需求。 總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對能源的依賴大為增強,而且今后只會更加加強。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2007年前11個月,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46.25%,而2006年同期為43.23%。長此下去,天價石油無疑將使中國在原油上耗資巨大,從而使得中國人民通過辛勞創造的財富被轉移到國外,用來補貼給產油國和投機商。 另一方面,高油價還會增加中國經濟面臨的通貨膨脹風險。因為高油價會直接帶動汽油和取暖油等成品油價格上升,此外,由于石油是基礎能源產品,高油價還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并有可能引發其他產品價格上升。從長期看,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會加劇中國的通脹壓力,并進一步降低人們的生活水平。 所以,總體上講,高油價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不大”,但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卻“非常之大”。 美國學者克萊爾在其《資源戰爭》一書中說,石油對美國而言不是意味著燃料,而是意味著權力。高油價其實就是美國的戰略武器。從美國近年的能源部署看,油價的不斷上漲,本質上是美國利用石油期貨的金融手段,放大原油緊缺的效應,來打壓歐盟特別遏制中國的發展。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盡快建立一個客觀上有利于推動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體系,同時加快石油替代能源的開發,以應對高油價時代的到來及其背后的美國戰略意圖。 (作者系法學碩士,副編審,供職于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社,本報特約供稿人。)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