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要“大補”中石化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 18:11 北京晚報
有專家分析,國際油價一路高走,或將加劇國內通脹壓力。高油價無疑是加劇了石油煉化企業的壓力,因此也有消息說中石化會因此獲得逾100億元人民幣的一次性補償。 2005年中央政府補貼中石化100億,2006年中央政府補貼中石化50億,2007年竟然又要補貼100億,看來中石化是被“大補”慣了。 中石化的煉油板塊可能是虧損了,但虧損到了什么程度?既然占盡了壟斷所帶來的好處,憑啥單單拿煉油虧損來說事呢? 進口成品油造成巨虧也應該是“大補”中石化的理由之一。據介紹,由于煉油開工率已經接近極限,中石化和中石油今年最后一個季度分別承擔了數十萬噸的成品油進口虧損。但必須搞明白的是,我們為什么要大量進口成品油?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的成品油的需求在不斷提高,但這個需求是可以預期的。那么,有什么理由不提早建設煉油裝置以滿足需求呢?其實,需要大量進口成品油的原因有二:一是國內成品油沒漲價的時候把成品油拿來大量出口了,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成品油上半年的出口數量竟同比增加了27.6%,而進口成品油則比去年同期下降1%。二是為了達到成品油漲價目的而制造的“短缺”,漲價后這一缺口難以很快補上,只好用進口的方式來滿足供應。因為進口成品油而造成的虧損到底應該由誰來買單呢? 能達到讓成品油漲價的目的就盡一切可能的去想辦法漲價,漲價的幅度如果不能夠滿足自己的要求就伸手向國家要補貼,這似乎已經形成了屢試屢爽的慣例。但到底憑什么呀? 吳為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