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龍象復興推動世界變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30日 16:00 中國經營報

  1962年,當中國和印度兩國的軍隊在喜馬拉雅山口相遇時,這兩個一度密切引起世界關注的國家,都還處在全球最不發達國家行列,她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前景,還無人看好。誰能想到,四十余年后,當“中國龍”與“印度象”再次同時進入人們的視野時,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卻已是這兩個世界最大的后發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上所表現出來的“奇跡”。

  1979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率的領跑者,年均達到了9%左右,而GDP也連年翻新,2004年位列世界第六,2005年就超越法國成為了世界第五,去年又將英國拋在后面登上了世界第四,及至今年年底,據信又將取代德國的世界老三位置。而與中國毗鄰喜馬拉雅山而居的印度,最近16年來的發展速度同樣令人嘖嘖稱奇,年均達到6%以上的水平,大大高于世界平均值。

  更關鍵的是,兩個國家目前這種“高高在上”的經濟發展速度,并沒有看到減慢的跡象,相反仍是一派生機。這使得世界一些著名的評估預測機構,比如美國高盛公司,頻頻修正對中印兩國前景的預測結果。今年6月,高盛認為到2020年,中國經濟規模將超過八國集團(G8)中除美國以外的所有國家,到2027年則將超過美國,而此前預測的則是2035年。印度也不遑多讓。高盛估計,到2025年,印度經濟規模就將超過八國集團中的六個國家,到2050年則會將美國甩在身后。

  隨著中國制造業和印度服務業的異軍突起,兩個與這兩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有關的新詞語,也橫空出世并被人們交口相傳。一個就是高盛公司在評述世界最富活力的四大經濟體——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時,于2003年所發明的“BRICS”或稱“金磚四國”,其中的“I”與“C”分指印度和中國;另一個則是印度執政聯盟國大黨少壯派領袖蘭密施在其2005年的新書《CHINDIA應該說得通:中國與印度之探討》中所創造的“Chindia”一詞,它把“China”(中國)和“India”(印度)變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符號。

  Chindia的復興:世界史的轉折

  相對而言,“Chindia ”是比“BRICS”更富創造力的一個稱謂。中印同為新興市場國家。近一個世紀以來,兩個國家命運也極為相似,都有過被侵略和被殖民的經歷,都在20世紀40年代后期經過艱苦的民族解放斗爭后才重新獲得國家獨立。中印就其近一個世紀歷程和國家屬性來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命運共同體”。

  中印又同屬亞洲國家。在中印復興之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等亞洲“四小龍”,及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四小虎”,已實現了良好的經濟發展及由傳統農業經濟向現代工商業經濟的初步轉型,為亞洲的全面興起開辟了先聲。如今亞洲、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兩個后發國家也加入其中。一個生機勃勃、充滿朝氣的亞洲,與發達國家普遍的經濟低迷、歐亞和北美地區之外其他地區相對低的經濟發展水平形成了鮮明對照。

  不過,東亞國家的群體性興起,所帶來的不僅是亞洲國家經濟形象的變更,必然還會聯動產生政治和文化影響,改變近一個世紀以來人類對歷史的抒寫方式。

  它的題中應有之義之一,就是世界經濟和政治重心,在經歷以往的地中海時代、大西洋時代后,正逐漸向亞洲——太平洋時代轉移。在20世紀美國成為超級大國后,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引擎,傳統的大西洋經濟體制實際上已告終結。如果今年年底中國超過德國成為全球GDP排名的第三,全球前三大經濟體都將匯集在亞洲——太平洋地區,外加經濟總量占中國40%的印度,這四個經濟大國合起來,其GDP將占全球一半以上。這不是亞洲——太平洋時代還能是什么呢?

  中國、印度的復興以及東亞的整體性興起,象征著世界史在21世紀初的明顯轉折。其內涵和意義在于:傳統以歐洲和西方歷史為世界史的敘述模式,業已被顛覆。在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迅速成長的背后,是整個非西方世界主體意識的普遍覺醒和主體地位的重新確立。這當然也意味著,世界政治經濟權力部分發生了由西方向非西方的轉移。

  在中印面前,所有的發展模式都過時了

  中國與印度的經濟成就,還對傳統的發展理論帶來了沖擊,豐富了人們對于發展問題的感性認識。

  雖然早在1929年,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就曾高瞻遠矚地談到:“在我看來,實實在在的東西是經濟因素。如果我們強調這一點并把公眾的注意力轉移到這方面來,就會自動發現宗教的差別將不再重要,而一條共同的紐帶則把不同的集團聯合起來”,但在印度獨立以后的很長時間內,黨派與種姓制度相交所造成的混亂、不同宗教派別無窮無盡的傾軋,以及國家發展戰略上的諸多失當,使印度一直沒有建立起“一條共同的紐帶”。印度的裹足不前曾使不少外界觀察者得出悲觀結論:在沒有相應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措施保障的情況下,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將不太可能。相形之下,近一個世紀以來歐洲、美國和日本的經濟發展,不是得益于韋伯看到的新教倫理,就是受惠于諾思筆下的技術與制度創新。印度能走出一條有別于這種“標準”發展模式的經濟成功之路嗎?

  對印度的懷疑同樣復制在中國身上。中國文化傳統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都曾被人看做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桎梏。在二三十年前,沒有人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就在十余年前甚至今天,預言中國即將崩潰的言論,仍不時可見。還好,一個事實就能擊倒所有雄辯。中印這兩個后發大國,并沒有如一些發展理論所預言的那樣,命中注定只能處在不發達狀態。

  中印不僅取得了經濟增長和實現了社會發展,而且值得留意的是,這種發展模式是中國式和印度式的。社會主義中國的路徑是積累內部儲蓄、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境外直接投資、固定匯率制和外貿擴張,其主要特征是制造業驅動、力求兼顧內需和外向。這種模式今天常被人們稱作為“中國共識”。印度走的則是另外一條道路,它重消費而非投資、重內需而非出口、重服務業而非制造業、重高新技術產業而非勞動密集技術含量低的工業。在不長的時間內,以軟件產業為主要的印度外包服務業,其聲譽已經遍及全球。

  中國和印度選擇了兩條不同的發展方式,它們都有別于傳統先發國家的既定模型。

  中印的成功給那些渴望擺脫窮困命運的國家帶來了向往和希望。發展的奧秘也許并不像有人所說的那樣高深,在一個相互關聯的世界上,只要沒有自閉于這個世界系統,只要愿意學習和敢于改變,任何國家都可能求得新生。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新浪特許頻道免責公告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