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中國的大問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11:14 財富時報
咼中校 文 加上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到現在已經有6個地區作為新特區成為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另外4個地區分別是上海浦東、天津濱海、成都和重慶。據報道,未來兩三年內,國家原則上不再批準新的國家級試驗區,那么最早申報國家“綜改”而一直未能如愿的深圳,要正式成為“新特區”的希望就非常渺茫了。 目前新特區已經形成東、西、北、中的試驗布局,而位于華南的、中國經濟三大引擎之一的珠三角為什么沒有一個?深圳是最早向國務院申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城市,但為何一直沒有得到正式批復?深圳作為“特區”到現在又“特”在哪里? 今年“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向人大提交的報告中明確提出,要“落實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相關政策措施,積極推進上海浦東新區、深圳經濟特區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顯然,把深圳作為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中央不但有此打算,而且已經提上日程。 在國家發改委向人大提交這個報告之后,深圳媒體將其解讀為深圳的申請已經獲得批準,但是讓人困惑的是,大家一直沒有見到國務院辦公會議上通過申請的相關資料。上海浦東、天津濱海以及重慶和成都分別是在2005年6月、2006年6月以及今年6月獲得國務院通過的,而深圳似乎就差跨過這最后一道門檻。 不過值得玩味的是,國家發改委人士表示:“盡管深圳沒有被正式命名‘綜改’試點,但高層已視其為試點,鼓勵其繼續為新改革探路。”這與2005年9月溫家寶總理在視察深圳時的講話遙相呼應:“經濟特區本來就具有改革‘試驗田’的功能和使命,理所當然地承擔著國家改革創新綜合試點工作。” 為什么中央一直不肯“扶正”深圳新特區?這個問題的確費思量。我認為原因與深港創新圈、泛珠三角合作、十一五規劃等戰略構想一樣,中央政府還在等待一個更成熟的戰略時機。 深港創新圈構想首先由深圳方面提出,由于這個方案可以彌補香港發展科技產業的不足,而在近兩年得到香港方面的積極回應。不過,香港方面自然不滿足于此,他們有自己更大的打算——“港深大都會”方案,因此深港創新圈的發揮空間受到很大限制。但是對這兩個方案,中央都沒有明確表態。深圳方面一直希望深港創新圈能夠作為國家戰略來發展,但是無論從方案本身還是從實際條件、時機來看,這個可能性都很低。 第二大問題是泛珠三角合作為什么沒有得到國家戰略層面的支持?這一宏大構想如果成功,幾乎可以解決中國半壁江山的發展問題。但也許茲事體大,中央不能不慎重。而且,泛珠三角與中國長久形成的區域發展理念不盡吻合,比如江西這個傳統上屬于華東經濟圈的省份,在泛珠三角就顯得不倫不類,盡管珠江水系的確涵蓋了江西省的部分地區。另外,出于資源的考慮把云南、四川拉進來也是值得商榷的。更重要的是,在這個以廣東為主導的方案中,香港的地位和作用是不清晰的,至少沒有體現出香港應有的作用和價值。 第三大問題——為什么在國家的“十一五”規劃中,不但泛珠三角合作沒有列入中央級規劃,就連廣東省也沒有單獨提出。廣東有學者擔憂,“與之相對的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京津冀地區已被作為中央級的兩大區域規劃試點率先啟動”。盡管國家發改委在回應這個問題時指出,珠三角之所以未被單獨提出,是因為該地區問題可以在省內解決,無須提至國家層面。但實際問題也并不那么簡單,泛珠三角合作,珠三角內部合作都涉及港澳,必須在中央層面進行協調。 “十一五”規劃對廣東及珠三角的交待不清不楚,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懸念,但是卻給珠三角更大的想象空間——中央認為珠三角區域發展戰略需要從一個中國社會急遽轉型,并作為世界大國迅速崛起的背景下提出,而現在的區域合作方案都不足以支持中央的宏偉構想,都是局部性部署,缺少全局性戰略。從這點來看,中央對于中國的長遠發展戰略不但積極穩健,而且是著眼于千秋萬代,而不急于一時一地。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