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收入者為何不敢自認中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07:42 東方早報
陳序 “中產”是個很時髦的詞。中國“中產”更誘人浮想聯翩。受次級貸款危機拖累,歐美“中產”消費信心大不如前。全世界銀行家、企業家及受雇于銀行、企業的經濟學家都鼓起腮幫子吹出和煦暖風,希望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中產”像無土栽培的豆芽一樣在溫室里瘋長,一夜之間長到又白又胖,可以盡情收割。 顯然,他們都深信“預言會自我實現”。這是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K·默頓提出的概念。他的兒子羅伯特·C·默頓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并創辦了使華爾街陷入上一次危機的LTCM(長期資本管理公司)。 對“中產”的興趣資助了對“中產”的調查。 最近,一項由國內知名紙媒和國際知名中文網站攜手開展的調查結果顯示,網民認為“中產”應具備以下混合特征:“收入穩定,有房有車”(83.6%);“教育水平高,有良好修養”(68.5%);“職業聲望高,工作體面”(56.1%)。另一項調查結果由某國際知名銀行和國內知名大學聯合公布。主要結論是,10年內,中國內地年收入達到7500美元至2.5萬美元的“中產”將超過1億人。表面上看,預言源自調查。實際上,預言塑造了調查,并通過對調查的分析指引未來。正因為種種以“中產”為名的調查更像是設定一條發展路徑,我以為,定義“中產”須在形成“中等收入階層”之后,定義“中等收入階層”則應該使用單純的經濟指標,不宜與政治、社會、文化指標掛鉤。 中等收入階層形成以后,會引起政治、社會、文化各領域中或顯或隱的結構調整,漸至出現非經濟學意義上的“中產”。這是果,不是因。當大多數人收入還達不到中等時,用政治、社會、文化的帽子替代收入指標,只會讓人戴著頭暈,失去方向。用這樣的篩子篩出來的“中產”數據,既誤導致力于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的政府,也誤導致力于提高生活水平的個人和家庭。 即使同意“中產”等于“中等收入階層”,很多擁有中等收入的人也不認為自己已然“中產”。為什么? 據財政部測算,個人所得稅實行每月2000元的新減除標準后,工薪階層納稅人數降至約30%。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截至2006年底,中國內地農村人口占總人口56%,約為7.37億人。除去農村人口和城鎮非工薪階層(包括未成年人等),內地工薪階層不過4億人,30%約1.2億人左右。根據上述后一項調查結果,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變,意味著到2017年,中國內地有逾1億人年收入要從24000元人民幣以上區間躍升至55000元人民幣至185000元人民幣之間,基本上要翻一番。 欲保證十年內年收入至少翻一番,每年年收入增長不能低于7%。但是,如果發生通貨膨脹呢?引入通貨膨脹因素后,要保證與實際購買力相對應的收入翻倍,收入的年增長率就得超過7%才行。 豆芽可以無土栽培。而所謂“中產”和中等收入者們,離開了收入持續增長、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控制的經濟大環境,只會在開放前枯萎。前途未卜,又怎敢以“中產”自居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