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歐盟對華新貿易壁壘分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09:04 中國經濟時報
武長海 2007年,中國與歐盟貿易繼續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1—10月份,雙邊貿易總額達2875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27%,我國對歐盟貿易順差達1100億美元,順差繼續擴大。但雙邊的貿易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歐盟一再拿“順差”說事,在中國對歐出口中設置重重貿易障礙。綜觀2007年全年,歐盟對華貿易壁壘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動向,如傳統性的貿易救濟措施在減少,更多的是利用技術性貿易措施,這些都值得我們警覺。 反傾銷調查減少,反補貼調查萌芽 2007年1-8月份,歐盟沒有對我國提起一起“兩反一保”調查,這是很罕見的現象,但從9月到12月初,歐盟對我國出口歐盟產品提起了5起反傾銷調查:分別是檸檬酸、味精、鐵或非合金鋼焊縫管、柑橘類水果罐頭、鋼鐵制禁錮件;1起活頁夾反規避調查。 對于反傾銷調查的利弊,2006年12月,歐盟公布了貿易救濟工具綠皮書,對其貿易救濟工具的立法及執行情況進行反思,并向各方公開征求意見,準備對歐盟反傾銷法進行修改。但對于反補貼調查,歐盟正在尋求政策調整,按照歐盟現有法律規定,歐盟反補貼調查不適用于非市場經濟體,但歐盟新的動向表明這一實行多年的法律正在出現松動,歐盟已經表示,對于非市場經濟體在反傾銷調查中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的企業,自動適用反補貼調查,而且歐盟可以主動提起反補貼調查。目前,有12個歐盟成員國明確表示贊成更多地采取反補貼措施;只有兩個成員國反對,并且,10多個成員國支持賦予歐委會自行發起調查的權力。歐盟尋求反補貼政策的改變,主要是針對中國的,在向公眾征求貿易救濟工具改革意見的調查問卷中,歐委會就提出,是否應該加大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的利用程度。在2007年中歐盟多次指責我國多項出口產品存在政府補貼,態度日趨強硬。可以預見,歐盟對華實施反補貼調查將成為歐盟對華設置貿易壁壘的又一手段。 技術性貿易壁壘層出不窮 2007年1月份到目前,歐盟發布技術性貿易措施(TBT)公告33,發布動植物檢驗檢疫措施48項。歐盟出臺的這些措施,對于發達國家的影響很小,但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卻是實實在在的貿易壁壘,因為這些條件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其技術條件很難達到。在WTO技術性貿易措施協定和動植物檢驗檢疫措施中,都規定了對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待遇,但歐盟并沒有考慮這一點,在設置技術性貿易措施時給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設置了一樣高的門檻,這是違背WTO的公平性原則的。2007年歐盟出臺或生效的一些技術性貿易措施,將對中國出口歐盟產品產生前所未有的殺傷力。 第一,歐盟REACH法規的生效,成為我國加入WTO后最大的貿易壁壘。 2007年6月1日,歐盟REACH法規正式生效。REACH法規全稱為《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案》。它將取代歐盟現行的《危險物質分類、包裝和標簽指令》等40多項有關化學品的指令和法規,對歐盟市場上和進入歐盟市場的所有化學品強制要求注冊、評估和許可并實施安全監控。REACH并不是一個單獨的法令或法規,而是一個涵蓋化學品生產、貿易和使用安全的綜合性法規。REACH將歐盟市場上約3萬種化工產品和其下游的紡織、輕工、制藥等500多萬種制成品全部納入注冊、評估、許可3個管理監控系統。歐盟自己生產的、用于出口的和從國外進口的所有化工及其下游制品都必須進行注冊并被許可后,才能在歐盟市場流通。由于所有物質檢測和注冊的費用均由企業承擔,保守估計我國企業每年為REACH所要負擔的成本為5億-10億美元。另外,國家級檢測檢驗機構的結果,絕大多數得不到發達國家的認可,使出口企業在面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時更加被動。它將涉及歐盟市場上約3萬種化工產品、影響中歐之間90%以上的貿易額,中歐化工品進出口總額將下降10%,中國化工生產總值將下降0.4%,并有可能導致20萬化工及相關從業人員失業。 第二,EUP環保指令將成為繼WEEE和ROHS之后的又一大環境壁壘。 EUP指令于2007年8月開始正式生效。EUP指令全稱為“用能源產品生態設計指令”,涵蓋了所有用電的產品,包括暖氣與熱水設備、電動馬達系統、家庭與服務業的照明設備、家用電器、家庭與服務業的辦公室設備、通風與空調設備等,且涉及到從設計、制造到使用、維護、回收和后期處理一整條產業鏈。按照該指令的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新產品時就要考慮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對能源、環境、自然資源的影響程度。這對于中國企業來說確實是個新的挑戰。EUP指令實施后,除了會增加機電企業原材料成本外,還將提高設計和制造成本。對于那些以低價位取勝的出口企業來說,成本上升進一步攤薄了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潤,企業的贏利能力將會受到較大考驗。因此,對那些產品技術落后、應對能力不足的企業來說,可能會因此退出歐洲市場。預計EUP指令實施以后,對中國家電行業造成的影響不會低于500億元人民幣。 第三,2006年12月27日正式公布并同時生效的歐盟《關于限制全氟辛烷璜酸銷售及使用的指令》(即PFOS指令)將于2008年6月27日正式實施。指令規定,以PFOS為構成物質或要素的,若濃度或質量等于或超過0.005%的將不得銷售;而在成品和半成品中使用PFOS濃度或質量等于或超過0.1%,則成品、半成品及零件也將被列入禁售范圍。PFOS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具有很高的生物蓄積性和多種毒性,PFOS被廣泛應用于紡織品、地毯、皮鞋、造紙、包裝、印染、洗滌、化妝品、農藥、消防劑及液壓油等制造領域。歐盟此項全面禁止PFOS在制成品中使用的禁令將給我國對歐盟出口企業帶來較大影響,雖然歐盟的這一禁令有18個月的過渡期,但目前我國國內還沒有研發出能完全符合歐盟對PFOS控制標準的紡織用助劑,因此紡織等輕工行業將面臨艱巨的挑戰。 第四,歐盟關于食品污染物最高限量的新法規(EC1881/2006號條例)已于2007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原EC466/2001號食品污染物法規同時廢止。新法規對各類進口食品質量安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新法規對硝酸鹽、真菌毒素、重金屬、二惡英、類二惡英多氯聯苯、三氯丙醇及苯并吡六大類食品污染物作出了最高限量規定。上述污染物涉及范圍廣泛,水產品、動物產品、糧食制品、調味品、罐頭食品、蔬菜、水果、酒類等各類食品和農產品大都在新法規監控范圍內。歐盟實施食品污染物最高限量新法規后,進一步抬高了中國食品/農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門檻,相關企業所需投入的生產成本及技術成本也將隨之增加。 以所謂的“中國產品和食品安全問題”為由設置大量貿易壁壘 2007年的大部分時間,歐盟對中國出口歐盟的產品和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大力渲染和炒作,給中國政府和出口企業施壓,甚至有把該問題政治化的趨勢。 首先,歐盟頻繁通過“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發布預警及信息通報,使我國出口到歐盟的該產品受到嚴重影響。 如果歐盟某一成員發現我國某一企業的出口食品或飼料存在一定危害或危險,就會通過歐盟委員會把這一信息迅速通報給歐盟所有其他成員,同時通過媒體發布,使消費者及時獲得這一信息。但RASFF向外發布這一信息時,并不說明這種產品來自于哪一企業,而是說來自于那一個國家如中國,這樣就會誤導歐盟的所有消費者,認為來源于中國的所有該產品存在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國該產品在歐盟市場上的信譽。 自2007年第15周起,“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發布的預警及信息通報”新增加了“控制類型”和“狀況”兩個欄目。從2007年1月1日到11月14日,歐盟委員會共對我國食品和飼料通報368起,居世界之首。 對于出口食品,中國已經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和法規體系、標準體系和監管體系。目前,中國相當一部分食品企業的加工技術和加工裝備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領先水平,肉制品、乳制品、飲料、啤酒等行業的大型企業,普遍擁有世界一流的生產和檢驗設備。對于中歐之間的食品問題,應當友好協商做好以下工作:加強食品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高度重視食品產地的環境保護;盡快建立國際食品安全信息的通報機制;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國際食品安全問題;要正確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 其次,歐盟“非食品類產品快速預警系統”,對中國非食品產品設置貿易壁壘。 歐盟“非食品類產品快速預警系統(RAPEX)”,是歐盟于2001年依據《歐盟通用產品安全指令》修正案而設立的。由于歐盟是我國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我國是遭受歐盟非食品類產品快速預警系統通報頻次最高的國家,2007年1-9月,RAPEX針對中國輸歐產品通報的件數就達479件(根據中國技術性貿易措施網提供的數據),其中玩具和電器是受到通報影響最嚴重的產品。 如何才能減少歐盟對我國出口非食品類產品的通報呢?首先,政府部門盡快建立應對技術貿易壁壘的服務平臺,檢測機構要收集相關國家的技術標準和檢測方法,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技術力量支持。其次,生產企業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可隨意向他人提供認證證書,也不可無條件滿足客戶要求,要注意收集進口國的有關標準、法規,及時了解進口國有關要求并認真執行,要從原料的選擇、設計、工藝及運輸手段等多個環節保證產品質量,不斷提升產品檔次和科技含量,努力建立自己的知名品牌。 正確認識和應對歐盟的新貿易壁壘 歐盟對我國實施的新貿易壁壘主要是技術性貿易壁壘,對這種貿易壁壘應當正確認識,才能采取相應的對策。我們應當認識到,排除中歐雙邊貿易中的政治因素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實質上是國家之間發展不平等的產物,如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發展水平,尤其是科技發展水平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從而在產品質量和標準的要求上也就存在著不同和分歧,雙邊之間的貿易要求就不對等。 歐盟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既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效應。正面效應主要有:有利于我國出口企業改進技術,調整產業結構;有利于我國環境標準法規的建立與調整;有利于提高環保意識,引導綠色消費潮流;有利于提高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獲得長期的利益。負面效應主要有:我國遭受歐盟技術性貿易壁壘產品多,損失大。同時,歐盟新貿易壁壘削弱了我國出口企業的競爭力。因此,我們應當正確認識歐盟技術性貿易壁壘,面對現實,適應挑戰,既要堅決反對歐盟新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產品過于苛刻的歧視性做法,也要承認歐盟新貿易壁壘現實的合理性,積極改善我國出口商品結構,才能使我國出口產品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作者單位: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學研究中心)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