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節收入差距 實行綜合所得稅制是方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06:58 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亮點 新期盼 政策亮點·財政 12月19日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強調,今后要充分發揮財政的分配職能作用,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包括實施支農惠農財稅政策,加大“三農”投入;落實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財稅政策,縮小東中西部地區收入差距;支持穩步建立勞動密集型行業工資支付保障機制;逐步提高扶貧標準。 賈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 財政要發揮主要作用 政府對收入差距調節的最主要手段,便是財政手段。財政調節社會成員收入分配,除稅收外,還通過補貼和轉移支付支出來實現。 其中對部分社會成員的轉移支付支出,主要包括對低收入者的救濟支出、扶貧支出、社會保障如失業、養老、醫療保險、基本住房等支出;特定的財政補貼包括對種糧農民的“直補”、對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助學金支出等。這些支出主要是把來自較富裕階層社會成員的稅收收入,轉而用于改善低收入階層居民以及喪失勞動能力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教育等方面,以提高或維持其實際收入、福利水平和基本的發展條件。這種支出對于調節居民收入分配、維護社會安定和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財政用于基本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一系列改革和創新工作正在展開,今后還應進一步加以完善并形成制度。 政策亮點·工資 2006年全國有29 個省區市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今年又已經有17個省區市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明確,明年將繼續合理調整并嚴格落實最低工資標準,加強對企業的監督檢查,完善調整機制。 邱小平(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司司長): 促進一般競爭性行業職工工資水平增長 工資作為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只要勞動者付出了勞動,為企業發展作出了貢獻,按照企業的工資分配制度,就有望增加工資。目前我們促進職工工資增長的著力點是提高一般競爭性的行業,即非壟斷行業企業普通職工的工資水平。 國家將采取多項措施以提高職工工資收入。其一,指導督促各地及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根據《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的測算有恩格爾系數法和比重法,與此同時,還可參考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目前我國所有的省區市都做到了“兩年內至少調整一次最低工資標準”,今后將繼續完善最低工資制度,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其二,積極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這是促進職工工資正常增長的重要手段。今后應重點在非公有制企業集中的地區,推進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使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覆蓋范圍逐步擴大。 其三,建立和完善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發揮對企業工資分配的宏觀指導作用。 政策亮點·稅收 明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明確,內資企業發生的全部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在稅前扣除,而之前內資企業只能相應扣除計稅工資部分。 高培勇(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實行綜合所得稅制是方向 稅收在收入差距的調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明年起,新法允許內資企業在稅前扣除包括福利在內的全部實際工資,這將鼓勵企業拿出更多的資金用于改善職工福利,提高收入水平。 現行稅制的格局以間接稅為主體,但直接稅具有更大的收入調節作用。目前納入直接稅體系的,主要是個人所得稅,征稅項目共有11個: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這種辦法缺乏綜合所得概念基礎上實現的調節,是不全面的。比如,甲乙兩人的收入比較,甲的工薪所得比乙多,乙的勞務報酬所得比甲多,乙沒有財產租賃所得而甲有,乙有股息所得而甲沒有,將現行的個人所得稅制與之對接,就甲乙的不同類別所得分別征稅,其調節作用很有限。因此,讓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多納稅并以此調節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就要實行綜合所得稅制——以個人申報為基礎,將其所有的所得綜合在一起,一并計稅。這既是各國個人所得稅制歷史演變的軌跡,也應是我國個人所得稅制的改革方向。 此外,我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財產稅。調節收入差距,應當陸續開征物業稅等屬于財產稅系列的稅種,從而建立起從收入、消費、財產等各個環節全方位調節貧富差距的現代稅制體系。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