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伯強:能源補貼方式需合理設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8日 07:48 新京報
觀察家 對石化巨頭進行補貼的問題在于,生產側補貼不但無效而且不公平。石油政策補貼應該與石油定價區別開來。 由于預計今年煉油板塊繼續虧損以及數十萬噸的成品油虧損進口,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有關人士表示,公司正在向政府匯報政策性虧損的實際情況,以尋求補貼(12月17日《中國工商時報》)。 補貼理論上必要 中石化和中石油都是國企,補貼其實是把錢算清楚的問題。隨著國際油價的高漲,政府對中石化和中石油征收石油暴利稅,對于其他業務利潤也以央企紅利的形式收取。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左邊暴利稅和紅利上繳、右邊政策性虧損補貼下發的資金流向,有其必要性。盡管中石化和中石油是壟斷型國企,但如果不把賬算清楚,政府就無法客觀衡量能源企業的效率,也很難同國際水平具體比較。如果認為暴利稅和紅利沒有收夠,那是稅收設計的問題。 就能源行業來說,如果不進行產業多元化改革,有限的國企競爭不會解決效率問題。例如,電力發電產業已經對外資和民營開放了20多年,不但沒有外資和民營的大量進入,甚至原有的外資變現退出。原因之一在于,當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時,政府定價不能為石油行業提供一個相對確定的商業運行環境。成品油調價滯后的犧牲者必然是民企。只要政府愿意,國企是可以虧損的,資金鏈也不會斷。鼓勵外資和民營進入石油行業的關鍵恰恰就是政企分開,避免油企承擔政府的社會職能。 中國是一個轉型經濟體,從營造正常商業環境的角度來說,過渡性的能源消費補貼是合理的,有時候甚至是必須的。 打破定價壟斷治本 如果政府認為目前壓低成品油價格是必需的。那么,對中石化和中石油進行補貼問題在哪里?問題在于生產側補貼的無效和不公平。生產側補貼對于終端消費沒有影響,如果油價上漲是持續的,反映供需情況和能源稀缺,那么,生產側補貼鼓勵石油消費,可能導致無效消費。例如,通過控制油價給開車的人補貼,財政補貼是全民的錢,包括窮人的錢,把邊遠山區可能連汽車都沒有見過的老百姓的錢拿來補貼給開汽車的人,這就是不公平。 也就是說,如果能源消費補貼不可避免,那么補貼的設計就很重要。能源補貼引起負面作用有時不是因為這些補貼本身不合理,而是補貼方式設計不合理,導致補貼流入非目標消費群體的手中,或者補貼金額大大超過計劃數。這樣的補貼會影響經濟發展,也無益于提高能源效率。對中石化和中石油進行補貼和保護弱勢群體沒有沖突,不排斥對弱勢群體能源負擔(如出租行業、公共交通和一些與農業相關的電價)的充分考慮和必要補貼。因此,政府必需將補貼轉向消費側。 中短期中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可能還不只是過低的能源價格,還有如何設計政府的社會職能和保證社會穩定的補貼。有效的能源定價的第一步是建立一個合理透明的定價機制。如何用科學的定價方法來促使國營壟斷的能源企業提高效率,是定價的最難點,必需在實踐中探索實現。 更長遠地說,石油價格必需反映能源稀缺和環境成本,以提高能源有效使用。如果人為壓低油價,就不能解決能源效率問題,也無法抑制消費增長。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和替代的不確定性,現在油價該漲而沒有漲,以后只會漲得更多。也就是說,明天資源的更稀缺意味著更高的油價。石油價格應該由市場決定,而不應該由政府定價。政府的石油政策補貼更應該與石油定價區別開來,放棄一直奉行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能源價格調整,打破能源價格的行政壟斷。有了一個合理透明的能源定價機制,政府通過監管和補貼才能有效地控制能源價格。 □林伯強(博士生導師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