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繼銘:中美經濟是否脫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11:30 《財經》雜志網絡版
哈繼銘:中美經濟從未脫節。美國消費增速下降1個百分點將導致中國出口增速兩年內累計下降 5個-6個百分點 【背景】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于12月12日至13日在京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和美國財政部部長保爾森分別作為兩國元首特別代表共同主持會議。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2日在對話期間舉行的第四場新聞吹風會上說,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和美聯儲利率調整會對中國貨幣政策產生“不小的影響”,對此央行會認真考慮。 今年8月至11月,中國的CPI上漲幅度連續四個月超過6%,其中11月創下6.9%的新高。對此,周小川說,目前中國的CPI增幅主要是以食品漲價占很大比重。對于是否可以通過調整貨幣供應量或調整貨幣價格來有效解決CPI上漲問題,央行正在認真研究。他坦言,這一問題可能會有一定爭議。 針對美國近期連續降息,周小川指出,從美聯儲調整利率角度看,美國利率下調及下調幅度在國際上均有影響。中國更關注美聯儲實施的更寬松貨幣政策,是否會在下一輪經濟周期中導致全球市場流動性更多。目前,中國已經面臨國內流動性偏多的問題,因此很關心美國利率調整帶來的間接影響。 此外,周小川指出,弱美元對中國經濟肯定也會產生影響。他表示,中國支持強勢美元,也支持美國從次貸危機中走出來。 也是在對話間隙,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陳德銘表示,“人民幣今年以來升值已經達到6%,已經夠快了。” 美國華盛頓時間12月11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將基準利率調降0.25個百分點至4.25%,再貼現率調降0.25個百分點至4.75%,并暗示一旦房市低迷和信用緊縮惡化,還可能進一步降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幣兌美元12日中間價為人民幣7.3647元,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新高,且是2007年以來第77次創新高。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預計,美國將于未來一年內減息100-150個基點,美元一至兩年內將貶值15%。若其有更大幅度的減息,只能加速美元貶值。中國出口增速將受外需放緩影響而明顯下降,但消費和投資仍將保持強勁,經濟保持在11%左右的高速增長,內需將在經濟增長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中國加息空間正在縮小,全年最多兩次共54個基點,而且都在上半年。而人民幣升值速度有望加快,對美元全年升值10%。在這些背景下,通脹將在下半年明顯緩解,2008年全年約為 4.0%-4.5%。 他說,美國房價下跌拖累經濟,消費放緩,影響中國出口。但是,2008年是中國奧運年和五年一次的政府換屆年,消費和投資需求強勁,足以抵御外需走弱。從資金面來看,全球流動性“水位”將繼續上漲。在全球流動性泛濫的背景下,美元持續貶值導致大量資金涌入新興市場,且這種趨勢在 2009年之前還將持續。未來短期內,新興市場資金充裕的局面不改,可謂“樹欲靜而風不止”。中國政策層面的緊縮勢在必行,但一些宏觀政策因帶有強烈的行政色彩而難以把握力度,結構性政策(如產業政策、技術創新、收入政策等)更是難以立竿見影。一旦外部環境“溫度”低于預期,調控可能先抑后揚,經濟增速則先降后升。 他針對一些經濟學家“中美經濟脫鉤(decoupling)”的看法指出,中美經濟從未脫節。美國消費放緩將抑制中國出口、物價。雖然2006年以來的數據似乎顯示中美經濟增速背道而馳,但這是因為作為美國經濟主要推動力的消費增長此前仍一直表現強勁,2006年以來 GDP增速的下降主要源于投資尤其是房地產投資增速的大幅回落。美國消費的放緩使得中國出口增速放緩。盡管中國出口結構的升級和出口市場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外部需求變化對出口的影響,但事實上,中國出口增速從未與美國消費增長脫節。中金公司研究表明,美國消費增速下降 1個百分點將導致中國出口增速兩年內累計下降 5-6個百分點。 他進一步分析指出,中國出口走軟將抑制國內物價,尤其是制造業產品價格。無論是在亞洲金融危機時期還是美國科技股泡沫破滅期間,中國出口增速的大幅下降都將中國推入通縮,中國出口產品部分涌回國內,使得國內市場產品供過于求。但是,當時美元比較堅挺,沒有出現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或糧食價格的大幅上漲。相比之下,目前這些產品的國際價格還在上漲或在高位運行,中國因出口增速下降步入通縮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目前高企的通貨膨脹將受到抑制。 出口放緩對于中國不同行業的影響不盡相同。通過對中國不同工業行業出口依存度,尤其是對于美國出口的依存度的計算,哈繼銘發現,家具、電子設備、辦公用設備、服裝鞋帽和橡膠制品等產品對于外需(特別是美國需求)的依賴度較高,這些行業在接下來的 2-3 個季度中受到的負面影響將比較顯著。相反,煤炭、食品飲料、醫藥、有色金屬、化學原料等行業對美出口依存度很低,受到的影響將很小;此外,金融、地產、航空等服務行業的外需依存度也較低。-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