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主導定價 對中國能源事關重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8日 18:27 21世紀經濟報道
北京報道 本報記者 胡敬艷 第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增長迅猛的發展中國家,能源問題非常重要,可以說目前能源問題是中國經濟產業發展的“瓶頸”。《能源法》的出臺,應該包含著太多的期待。制定《能源法》,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中國有電力法、煤炭法、節約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四部單行法,《能源法》如何定位?能源管理架構如何組建? “《能源法》的意義在于,把能源市場定價為主導,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這很重要。這無論是從各個方面看都應該是一個很大的鼓勵。” “誰發現(資源),誰開采,這是天經地義的。” 《能源法》的咨詢專家——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林伯強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語出驚人。 誰主導定價事關重要 《21世紀》:20世紀80年代、90年代,《能源法》曾被兩次動議起草,但都無疾而終。直到2005年溫家寶總理就起草工作親自做出批示,此法的起草工作才駛入快車道。您認為起草《能源法》的難點和障礙在哪里呢? 林伯強:《能源法》是一個“雨傘法”, 涵蓋著許多能源單行法,比如《可再生能源法》和最新修訂通過的《節約能源法》,正在立法過程當中的《煤炭法》以及正在修改當中的《電力法》等等。《能源法》應該是一個大的法律框架,是整個能源行業一部大法。 那么,《能源法》立法的困難在哪里呢?在于其所涵蓋的各個具體行業能源法之間的銜接。如果“雨傘法”與小法之間存在矛盾,就會帶來執行上的困惑,不知道以哪部法為準。因此,由于一些能源有關法律已經先頒布了,從某種意義說制訂《能源法》就受到限制了。 另外,因為《能源法》的跨度比較大,不像某一個行業法那么單純。比如,一項要求具體到某一個行業可能適用,而對其他行業不一定適用。那么,《能源法》必須體現它們的共同點。但國際上許多國家都已經有了《能源法》,也比較規范,所以中國制定《能源法》也沒有那么難,而且我覺得整個《能源法》從頭到尾沒有創新。 《21世紀》:您覺得沒有多少創新? 林伯強:我覺得沒有。基本上《能源法》的內容我們以前都以不同的方式討論過,只不過現在以法律的形式出現,但并不是說《能源法》的制定沒有意義,其最重大的意義就在于把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了,政府相關部門以后只能執法,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再沒有回頭的余地了,比如說關于能源產品市場定價的規定。 既然是法律,那么對行政權利也起到了一個約束作用,比如以后政府不能再把某個行業的市場定價權再收回,那是違反法律的。因為有人曾提出,現在電價政府來定,那么煤炭定價是不是政府也該收回來?《能源法》出臺以后,就打消了這部分人的想法,其實這部分人在業內還為數可能還不少。 《21世紀》:《能源法》規定,能源定價市場主導,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和監督。那是否意味著政府不再干預能源市場定價? 林伯強:那當然不是,任何政府都會對能源價格進行干預。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能源也是一種公共產品還有自然壟斷,政府肯定會在其中有所作為,不可能能源企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另外,政府要監管行業壟斷,如果政府監管不到位,其他群體的利益就會受到侵害。 發達國家基本上都是市場產品經過市場競爭,市場主導能源定價,但接受政府的監督。但對中國來說,能源市場主導定價非常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呢?這決定了中國今后經濟是否可持續發展。 《21世紀》:您覺得能源法的出臺最重要就是這一點? 林伯強:我覺得最重要就是這一點。因為,現在基本上能源行業是政府定價,但是《能源法》實施以后意味著必需改革定價機制,政府不能再直接定價了,先由市場定價,政府在市場定價的基礎上進行調控和監管。誰主導定價,這對中國能源事關重要。 《21世紀》:有人認為,中國《能源法》的出臺,可能會引起國內外的一些爭議,您是否認同? 林伯強:我覺得《能源法》的內容教科書上都有,不會有太多的爭議。可能有人覺得市場定價的必要條件是要先打破壟斷。但我覺得不一定,國外也有能源產品是壟斷的,卻還是市場定價,關鍵是政府進行有效監管。因為有些能源的壟斷是無法打破的,如電網是自然壟斷怎么打破?壟斷肯定會對價格有一定程度的扭曲,這個時候就需要政府進行監督和調節。當然壟斷還可以有壟斷的有限競爭,如果政府定價就完全什么競爭都沒有了。 僅僅是鼓勵 《21世紀》:有觀點認為,政府應該全面放開油價讓市場來定價,來警醒國人這種節約用油的意識。您怎么看? 林伯強:這正是我的觀點。中國政府目前采取補貼的方式,在不發達國家,對弱勢群體進行油價補貼是允許的,也符合經濟學的原則,因為能源資源本來就是公共的。但是,目前中國政府給生產方補貼是無效和不公平的補貼。為什么呢?據說由于成品油倒掛,現在政府給中石油、中石化財政補貼就高達150億元,但是,這種補貼對于終端消費沒有影響,是鼓勵石油消費的做法。比如,目前政府是通過控制油價給開車的人補貼。如果說中國的開車人是窮人的話,那肯定不對。但是,財政補貼是全民的錢,包括窮人的錢也在里面,不能把邊遠山區可能連汽車都沒有見過的老百姓的錢拿來補貼給開汽車的人,這怎么公平呢? 如果政府讓石油價格反映稀缺和環境成本,就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將生產方補貼改為消費側補貼,就可以兼顧公平。例如政府對那些服務于平民老百姓的行業,比如說出租行業、公共交通等,農用柴油等等進行補貼,這才體現了社會公平。市場定價機制和保護弱勢群體沒有沖突。 我覺得中國目前能源行業最大問題,就在于價格沒有實現市場定價,這應該是最大的而且是關鍵的問題。而其他問題,比如壟斷等,我覺得都是其次的問題。 《能源法》的意義在于,把能源以市場定價為主導,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這很重要。這無論是從各個方面看都應該是一個很大的鼓勵。 《21世紀》:僅僅是鼓勵? 林伯強:對,因為它沒有一個具體實施時間表,只是一個原則和方向性的東西。我覺得《能源法》對中國是一個中長期的影響,大家對短期不要有太大的期望。 《21世紀》:在能源法立法過程當中,有個問題無法回避,就是能源管理的架構。您認為中國政府會不會成立一個能源部? 林伯強:我理解《能源法》中能源管理機構的性質就是能源部的職能,目前已經很明確了,至于叫什么名字可能不那么重要。以前政府對能源進行管理的職能部門比較分散,而且也很難綜合管理。 成立了能源部之后,能源問題可以有統一的、協調的一個聲音說話,也有利于能源外交。比如說中國在能源的談判上常常失利,成立了能源部以后情況可能會好一點。如果國外要尋求合作的話,也比較容易找到相應的部門。 《21世紀》:由哪個機構來監管《能源法》的實施呢?又由誰來監管這些大型的能源機構和企業? 林伯強:應該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實施《能源法》的立法。具體對大型的能源機構和企業的監管,應該是政府能源管理機構。能源管理機構不要介入企業的具體操作,但是會進行統一管理。我覺得還應該有一個能源監管委員會,《能源法》當中沒有提出來,但是也可能是能源部兼有監管的職能。 誰發現,誰開采? 《21世紀》:5月7日,中石油對外宣稱,其在渤海灣灘海地區新發現一個儲量規模超過10億噸的油田——冀東南堡油田。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眾所矚目的冀東南堡油田的開發,中國石油將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科學規劃,有序開采。“這是否意味著石油公司決定了礦藏的開采形式和開采力度? 林伯強:因為勘探資源的前期投入很大,既然不是國家投入,而是企業投入,那勘探出來的資源肯定企業有開采權。 目前,中國現狀仍然是誰勘探到資源誰開采。但是,《能源法》中有關于資源儲備的規定,如果勘探到的資源包括在國家的能源戰略儲備里,資源就放在那里不開采,國家必須是給與一定的賠償。 《21世紀》:資源是全國人民的資源,是國家的資源,誰勘探誰開采,您覺得這樣做合理嗎? 林伯強:我覺得沒有什么不合理的。誰發現,誰開采,否則的話,誰去勘探?除非國家去勘探,如果不是國家勘探,那就是企業去勘探,那當然開采權應該歸屬企業了。資源是全國人民的資源,政府對企業開征資源稅,資源稅是代表全民去收的。 《21世紀》:11月21日,紐約原油期貨價值漲到每桶99.29美元,創了歷史新高。石油高價格會影響石油進口國,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造成的沖擊比較大。面對高油價,《能源法》中關于能源儲備的要求,是否會進一步刺激國際原油市場價格上揚? 林伯強:關于能源儲備,事實上目前已經這樣做了,而且這也是國際上的通用做法。但能源儲備對國際原油市場的價格,我覺得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因為儲備是沒有用掉的資源,而真正影響市場價格的是能源需求增長速度和投機。儲備是可以抑制投機的。 但能源儲備本身不是沒有成本,但只要價格上漲超過儲存成本,就不可能是賠錢,更何況還有能源安全。石油是不可再生的,是稀缺資源,越用越少,目前我們還看不見有效的替代品,因此儲備原油是不會吃虧的。有序透明的儲備對國際原油市場的價格影響有限。 《21世紀》:《能源法》中提到應急和預警機制,往往被大家忽視了,您怎么看能源應急和預警機制? 林伯強:我覺得預警和應急機制很重要,因為這是能源安全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能源安全問題遲早會出現,因為國際的能源市場形勢走向的不可控。比如現在中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近50%,如果把50%的進口原油切斷,那時候機器都不轉了。因此,建立了應急和預警機制,才能保障能源安全,這樣才不會出現大幅度的經濟上波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