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荒加壓油價體系變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03:20 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陳秀芝說:“如果現在完全由市場決定成品油價格升降,老百姓承受不了,糧食、農產品都會相應漲價,所以不可能完全實現同步漲價,一定程度上國家需要埋單。但如果不解決價格接軌問題,‘油荒’就還會出現。” 從3日起,中石化、中石油在北京、上海的加油站先后敞開供應柴油。在河南、廣東等地,11月以來出現的加油站排隊、柴油限量現象也近乎絕跡。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5日稱,針對石油價格大幅上漲這一全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我國正積極采取措施,保障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公司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開足馬力生產,增加成品油特別是柴油產量,多渠道組織資源,增加成品油市場投放。 11月以來,國際油價持續在高位運行,國內成品油也執行新的價格。11月27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協調兩大石油公司開足馬力生產成品油來緩解部分地區柴油供應緊張的矛盾,同時組織兩家公司與東三省、山東、陜西、四川等地的地方煉廠合作,向符合條件的地方煉廠提供原油,并收購其合格的成品油。 然而,在目前國際國內油價繼續倒掛的局面下,這些措施是否能夠在較長時間內保證“油荒”不再卷土重來? 發動“地煉”和虧本進口 今年1月以來,國際油價從最低點50美元/桶一路攀升至最高99美元/桶,上漲了近100%(只是在近期下滑,一度跌破89美元/桶)。而國內成品油零售基準價自1月14日首次下調后就一直沒有改變,直到11月1日調價后才上漲了約10%。 目前,我國成品油的價格是由國家發改委綜合考慮市場價格水平和國內居民承受能力后確定的指導價,該價格與國際成品油價格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 于是,國內外油價的變動并不完全同步,導致了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長時間、大價差的嚴重倒掛。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煉油虧損、賣油虧本,無論是煉油企業還是零售企業的積極性都受到嚴重打擊。 “對于兩大石油公司,國家都給予了很大保障。那么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就有義務來保障成品油供應。”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陳秀芝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但她表示,從供需角度看,價格的嚴重倒掛難免會抑制煉油企業的生產積極性,盡管兩大石油公司一直保持著國家要求保供的成品油產量,但“地煉”(地方煉油企業)的產量則大幅度減少。 “因為‘地煉’的生產屬市場行為,煉得越多,虧得越多,它們沒有(兩大石油公司那樣的)義務,所以原來可以通過‘地煉’這塊調劑的資源就大大減少了。”她說。 事實上,今年以來,共擁有7000萬噸年加工量的地方煉油企業出于利益考慮,紛紛減產或停產。如山東的部分地方煉廠為規避加工虧損而大面積停工,減少了成品油投放量;陜西的地方煉廠10月份以來加工量大幅下降,當月成品油產量約30萬噸,僅為正常月份的一半。 “中國加油站”網主編李昱表示,由于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地方煉廠的主要加工原料漲幅巨大,其利潤空間大幅壓縮,導致其閑置產能增加。目前,地方煉廠的產能約占全國總產能的30%,但成品油的產量僅占10%。 據悉,上個月,兩大石油公司除以10月份的國際原油均價向地方煉廠提供原油外,還進口柴油進行銷售。有消息稱,中石化繼11月分兩批進口8萬噸柴油后,計劃在本月繼續進口成品油31.6萬噸。 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告訴本報記者:“據我所知,廣東這邊11月下半月已進口了5船成品油,大約十多萬噸,對整體供需形勢有很大的緩解作用。一般進口后以零售為主。” 但陳秀芝強調,因為國內和國際價格倒掛,兩大石油公司進口的成品油,每噸要虧不少錢,即便11月1日調價后部分彌補了缺口,但一旦國際原油價格再漲,缺口很快又會拉大,進口越多虧損越大。 “進口的成品油不能按進口的價格來賣,而是按發改委規定的價格來賣,但這部分價差,國家可能會通過減收資源稅、特別收益稅來進行補償調節。”她說。 控放兩難 那么,現在就實行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能解決一提價就鬧“油荒”的問題嗎? 陳秀芝告訴記者,當市場經濟完全成熟,國家不需要用行政方式來控制重要產品價格時,這個問題就能用市場的方式來解決,但現在成品油價格完全放開不太可行。 “原油價格可以放開,因為原油跟老百姓不直接相關,其間的利益協調國家可以控制。如果成品油的定價機制和流通管理的機制一下放開,基層老百姓尤其是農民的利益都會受到影響,所以現在只能逐步放開。”她說,“如果現在完全由市場決定價格升降,老百姓承受不了,糧食、農產品都會相應漲價,所以不可能完全實現同步漲價,一定程度上國家需要埋單。但如果不解決價格接軌問題,‘油荒’就還會出現。” 在目前的調控體系下,國內成品油價格整體上漲10%,給各個產業造成的沖擊已非常明顯。成品油價格上漲直接影響運輸費用,進而影響到拉動我國經濟的出口產業。 此次成品油調價后,振華物流集團海外代理部副經理劉兵告訴本報記者:“現在的高油價對我們的影響非比尋常,貨運每公里價格上升0.5元左右,也就是說集裝箱小箱運輸,原先每公里6.5元的調到7元,原來9.5元的調整到10元,這樣陸運費相當于上漲了5%~10%,對出口企業來說是很高的成本漲幅。” 他以我國的重要出口產品——鋼材為例說,其原料鐵礦石每噸的海運費已經超過了礦石的成本價(主要指巴西鐵礦石的長期合同價格),而陸運費成本也越來越高。因為今年油價漲得厲害,國內的鋼材出口業大受打擊,倉庫積壓現象非常嚴重,一批企業可能因此被淘汰。許多鋼廠若不擴大內需將很難存活。 民營加油站之困 11月24日,商務部商業改革司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成品油市場供應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級商務主管部門按照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要求,嚴格成品油經營企業市場準入和過程監管,引導企業規模化經營,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國內成品油分銷領域的集約化程度,防止多級批發抬高價格。 這一通知使“流通領域是否出現抬價惜售”的問題進入了公眾視野。本報記者發現,現在網絡上已經出現自稱擁有大量柴油、可送貨上門的信息。這些人通過聊天工具“半地下”地進行倒賣汽柴油活動。 陳秀芝告訴記者,從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監測到的情況看,目前由于地區結構的原因和運輸的因素,不排除一些經銷部門囤積的可能。 11月28日,國家發改委公布全國范圍內成品油市場價格檢查結果。此次檢查發現,一些社會加油站擅自提高價格銷售汽油、柴油;有的加油站白天停售制造緊張氣氛,晚上高價銷售;有的加油站和批發企業囤積惜售,伺機轉手加價倒賣。國家發改委還公布了6家民營加油站價格違法的案例。 那么,是否所有民營成品油流通企業都是此次“油荒”的受益者和推波助瀾者呢? 遼寧省臺安縣新興遠航油氣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懷平告訴記者,現在國內的民營加油站大多關門或“半死不活”,“我們加油站停了都兩年了,找誰也沒有用,這還是因為壟斷和政策的原因。” 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認為,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走高一定程度上與兩大石油公司的體制性壟斷有關。具體來看,中國所消耗的原油50%屬進口,另外50%是兩大石油公司在本國自己的油田進行開采獲得的,而這部分國內產的原油價格遠遠低于國際原油期貨價格。 他認為,由于政府給予兩大石油公司很大的稅收優惠,因此它們的原油成本約為12美元/桶。現在兩大石油公司將這部分原油按國際市場價格賣給民營及地方煉油廠,然后再收購這些煉廠煉出來的成品油。而且,這些成品油不能賣給社會上的其他公司,也不能賣給民營企業,于是流通領域的許多民營企業不得不關閉其加油站。陳達 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訂閱電話: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 郵發代號:3-21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