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良性化財政與經濟需增加公共支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 09:39 21世紀經濟報道
社評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1.4%,增幅比去年同時期高了6.8個百分點,而預計全年財政收入可達5萬億元。自從1999年財政收入突破1萬億元,這幾年年年上臺階,也引來一些詬病。對此,相關部門雖然總提出稅收征管、稅種設置等解釋,但財政收入增長遠高于GDP增長卻是不爭的事實。 當前財政收入的持續高增長,已經不僅是財稅體制本身的問題,而是中國經濟失衡與體制問題的雙重結果。具體而言,當前財政收入的高增長背后,隱含著幾個悖論。首當其沖的應該是經濟增長悖論,就是指中國經濟增長呈現出低要素價格下的利潤高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增長成就舉世矚目,然而其中資源要素與勞動要素過低,形成了高利潤、再投資、高積累的循環,促使經濟規模迅速擴張。一方面,自然資源沒有形成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環境污染、農民利益補償等都未列入資源開發成本。另一方面,勞動力價格長期過低,雖然近幾年有所上升,但據統計總體上工資占GDP比重近15年降低12個百分點。這兩大成本要素的低估,使得產業鏈條中的企業增加值被高估,這“虛增”部分經過分配和再分配,被企業和政府更多用來擴大再投資,進而增加對低廉要素的需求,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在這種低估要素價格的生產過程上,增加值必然迅速擴大,財政收入也會不斷增加,損害的卻是資源的可持續性,以及勞動力質量提高。 而經濟結構悖論,則是體現在生產與消費這對矛盾中。重生產、輕消費,仍然非常嚴重。一方面,固定資產投資需求年年居高不下,鋼鐵、汽車等領域開始出現生產能力過剩。另一方面,最終消費中的居民消費占GDP比重卻呈下降趨勢,公眾消費能力相對弱化,房地產、教育、醫療成為新“大山”;\統地講,這意味更多的社會資源停留在生產過程中,而用于最終消費有限。與這種生產與消費結構適應,我國稅制結構也是重間接稅、輕直接稅。從2003年資金流量表來看,在流入政府部門的資金中,生產稅凈額為20633.5億元,其中主要是增值稅,而收入稅只有4465億元。這就說明了一個怪圈:在生產型的經濟體中,配合生產型的稅制體系,隨著經濟總量擴張,必會帶來稅收更高增長,間接帶來的損害卻是居民消費弱化。 此外,眾所周知,中國改革是面向市場化目標的,自然伴隨著政府職能弱化。但是,隨著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1997年以來政府干預經濟的程度不斷加深。財政作為實現政府職能的保障,自然能反映出這一變化。從財政支出看,以1994年為低點,財政支出占GDP比重呈現出V字形特征,從1978年的31%到1994年的12%,再到2006年的19.73%。適應這種體制變化趨勢,財政收入這些年的加速增長也可理解,強化征管亦是其副產品。西方公共選擇理論告訴我們,政府傾向預算最大化是必然的。從短期看,這或許有利于調控能力增強,但長遠來看卻最終會不利于市場化改革大局。 總之,即使就事論事,以占GDP的20%左右的財政收入,加上2006年已高達7600億元的土地出讓金,以及其他預算外收入,政府掌握的資源比重明顯加大。如今,只有真正增加社保類公共支出,并正視財政收入高增長背后的根源,才能促使經濟和財政走向良性運作,并使社會公眾真正信服。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