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歐洲從中國得到想要的了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08:43 《財經》雜志網絡版
答案是:是也不是。歐盟在金融和經貿兩個領域獲得和中國領導人的一個“更廣泛”的對話機制,而人民幣對歐元立刻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則微乎其微 【網絡版專稿/《財經》雜志記者 曹海麗】歐洲人得到他們想要的了嗎?從表面上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我對我們的對話結果感到高興。”歐元集團主席、盧森堡首相容克在接受《財經》專訪時說。 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則在中歐峰會結束后發表的簡短聲明中稱,他來時“不快”,走時“備感鼓舞”。“中國領導人明確地表達了最高層次的政治承諾,以應對貿易不平衡、市場準入和知識產權等議題。這正是我們尋求的。” 對曼德爾森來說,這次中歐峰會于他個人確乎是一次勝利。就在峰會召開的前一天,曼德爾森在一個私下的場合中提到,由于對口的中國商務部在決定市場準入及解決知識產權問題等方面權力有限,受制于其他部委,歐盟也需要一個“更廣泛”的對話機制,以實現超越部門的對話和談判。結果,在第二天的峰會中,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動提議設立“互補隸屬”的金融和經貿兩個領域對話機制。 其中,經貿對話機制將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和歐盟貿易專員各自牽頭。這意味著,曼德爾森獲得了和美國財長保爾森同等的和中國領導人對話的地位,雖然按照歐美的組織架構,曼德爾森對應的是美國貿易談判代表一職。惟一的區別是,保爾森主導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囊括所有經貿金融議題,包括人民幣匯率、金融市場開放等等。而中歐的雙重對話機制則將金融和經貿分開處理。 不過,這或許是曼德爾森所能期待的最好結果。由于歐盟內部的組織結構,匯率并不是一個“全歐盟”議題,歐元區政策影響的只是13個使用歐元的國家,而不是擁有27個成員國的歐盟。像英國、丹麥這些經濟發達的歐盟成員國至今游離在歐元區外。 事實上,如果不是美國次貸風波引起美國經濟放緩,美聯儲連續降息,導致美元持續走弱,歐元對美元匯率屢創歷史新高,我們很難會看到歐元區“三巨頭”同時出現在北京。布魯塞爾歐洲和全球經濟實驗室Bruegel主任肖恩(Jean Pisani-Ferry)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此次歐元區“三巨頭”的出訪堪稱一道分水嶺。因為就在不久前,人民幣匯率似乎還只是中美之間的主要問題,對于歐洲而言重要性則退居其次。在美國國會至少就三項針對中國的報復性貿易提案展開討論之時,歐盟卻意外地保持著沉默。 其實,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歐盟的基本立場和美國并無二致,用特里謝的話來說,歐盟對人民幣施壓的想法“由來已久”,和美國的惟一區別是“之前在這個問題上的表態一直比較審慎罷了”。但是,這種審慎并非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而是受制于歐盟的內部結構和復雜的安排。除了貨幣不統一造成歐盟內部難以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形成統一口徑,歐元區內部的匯率政策也一直是個棘手的問題。因為法國和德國等國在應該由誰來負責解決問題上存在分歧。肖恩在文章中指出,從過去的情況看,法國認為應由政府處理,而德國則將其交給央行定奪。如此一來,歐元區內部復雜、模糊的種種安排就主宰了歐元匯率政策,也增加了它的惰性。 肖恩認為,此次需要三巨頭來傳遞一個聲音,表明歐洲內部有關責任分擔的難題依然存在。但另一方面也發出了這樣一個信號:在目前的緊要關頭,這個難題再也不能妨礙歐元區表達自己的意愿,歐洲人將開始通力合作。 的確,今年下半年以來,由于歐元對美元的升值幅度遠大于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形成事實上的人民幣對歐元貶值。據路透社數據,自2005年末至今年11月23日,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達10.89%,但兌歐元貶值則達9.59%。強勢歐元令歐洲企業感受到了嚴重的競爭力威脅。 在歐元區的領導人看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而對歐元貶值,需要部分地為中歐急劇增加的貿易順差以及全球失衡負責。歐元集團主席容克在會談結束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解釋為何專程前來同中方探討人民幣匯率問題時說:“要知道歐盟是中國的第一貿易伙伴,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多于對美國的出口是在人民幣兌美元貶值而對歐元升值的狀況下形成的,我們應該扭轉這種顯而易見的不平衡,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來這兒的原因。” 中金公司分析員沈建光向《財經》表示,歐元區希望人民幣升值,另有一層考慮,由于其他亞洲貨幣針對歐元也在貶值,如果亞洲貨幣可以升的話,即使美元弱,歐元也不必那么強。但是如果人民幣不升值的話,其他亞洲貨幣也很難升,因為這些亞洲國家和中國的競爭更直接。 中國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所長張燕生則認為,近一年多來,由于美國增長疲軟,加上次貸危機,使得歐元非常強勁,某種程度上將重擔從美國身上轉移到了歐盟身上。歐元越貴,歐洲經濟就要承擔越大的一個負擔。因此歐盟需要找人來跟他承擔全球調整的后果。中國作為一個貿易經濟大國,自然成為一個選擇的對象。 在一位中國商務部的官員看來,歐盟此次忽然態度變強硬,一定程度上和歐盟認為中國向來重美輕歐有關。歐盟希望通過強硬的態度引起中國的重視以得到更多的讓步。不過,容克在采訪中否認此次歐盟陣容強大的來訪團和中國對歐美的不同態度有關。 問題是,歐洲能收獲更多嗎? 以容克領頭的歐元區“三巨頭"——包括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以及歐盟貨幣與經濟事務委員阿爾穆尼亞——在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會談后達成了這樣的共識:“雙方認為應共同努力,采取綜合性措施,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防止匯率大幅波動,為全球失衡有序調整做出應有貢獻。同時,雙方還表達了進一步加強溝通、增進合作的意愿。” 許多媒體對這份共同聲明不以為然。但是容克在接受采訪中對對話結果表現出來的滿意似乎是由衷的。他說,“我們并沒有很高的期望。當事涉匯率議題時,你要傾聽,了解對方的態度,你不能指望立竿見影的效果。” 容克表示,他不喜歡過度的波動。“和我的中國朋友一樣,我喜歡逐步升值,而非即刻升值。”特里謝也在前一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即使是專程過來談人民幣匯率問題,也不是想以強硬的姿態催促人民幣對歐元立刻升值。 布魯塞爾歐洲和全球經濟實驗室Bruegel主任肖恩認為,美國人已經從過去碰壁的經濟中了解到,中國領導層并不會屈從于金融外交的壓力。而且歐洲人自己也夾在兩個相互矛盾的目標中左右為難。因為在市場看來,任何顯示中國可能斬斷人民幣和美元之間聯系的跡象都預示中國央行將不再出于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目的而大量屯積美元。而如果全球經濟中少了中國這個美元資產的超級買家,將意味著短時間內歐元匯率將被推高而不是被壓低。因此在探討人民幣匯率問題時需要高超的平衡技巧。 另外,歐盟如果要成功說服中國在全球貨幣再平衡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歐盟也需要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即在重要的國際金融組織中給予中國與其新責任相稱的席位,比如減少歐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投票權,讓位給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但歐洲人尚不愿走出關鍵的一步。 從這個意義上說,兩位歐元區重量級人物的表態就多少不難理解了。█ (本刊記者王歡對此文亦有貢獻)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