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頂身股”到“分成式”薪酬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20:23 財時網
近日偶翻有關晉商的資料,其中有關“頂身股”的制度引起了我的注意,聯想到目前一些企業采取聯系銷售業績支付報酬(實際上是一種“分成式”工資),把它作為一種“激勵”方式,覺得有加以分析的必要。如果說“頂身股”制度是昔日山西票號的發展由小到大的強大動力,那么這種“分成式”工資將使現今一些僅僅依靠吞噬勞動力“紅利”而生存的企業注定長不大。 所謂“頂身股”相當于現在的勞力股和知本股。明清之際的晉商將股本分為銀股和身股兩種:東家的真實出資叫銀股;掌柜和伙計以人力入股,叫身股。身股和銀股一樣,享有同等分紅的權利,它使得晉商在組織體系上實現了利益一體化,形成了很強的向心力。頂身股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在本金虧蝕的情況下,頂身股持有者不承擔虧損,仍有分紅的權利。也就是說,頂身股同時是一個強有力的激勵措施,有利于長遠的發展。 而“分成式”工資恰好相反,強調的是當下的“業績”,它以已經實現了的銷售量或者客戶量分成。這種模式最大的問題在于,當員工沒有當下的“業績”時,不僅得不到實際的報酬,而且要承擔由此產生的所有費用。這種“分成”或者“提成”看起來是激勵措施,實質上是一種工資制度(別無工資),所以我們稱之為“分成式”工資。與“頂身股”相比較而言,“分成式”工資不是由“東家”承擔銷售風險,而是把銷售風險最大限度地分攤給了員工,企業可以坐收其利。正是因為如此,采用“分成式”工資的辦法,降低成本,避開風險,可以“輕裝”上陣,迅速“復制”,不難造成企業一時的繁榮和擴張之勢。 “分成式”工資的形成,不僅是因為勞動力資源豐厚,更重要的是因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正處于人口紅利期。所謂人口紅利期,指的是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人口撫養負擔相對較輕的時期。此時采用“分成式”工資,利用概率的掌控可以穩操勝券。一方面,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不愁“招聘”不到人。盡管成功銷售的概率很小,但是通過加大基數,足以保證企業所需要的那個成功銷售的概率值出現。盡管大多數員工不能成功,總有一部分人僥幸實現成功銷售,因而企業總是贏家。不成功的大多數員工不僅不用發工資,還可以利用他們免費為企業做廣告。另一方面,由于人口撫養負擔相對較輕,大多數不成功的員工即使拿不到工資,短期內還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等到他們不能承受主動或者被動的出局時,已經為企業多多少少作出了貢獻。 如果企業能夠藉此創業,迅速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不失為明智之舉。可是,有些企業無暇顧及或者根本不屑于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忙于把“分成式”工資作為成功的模式到處“復制”,反而對這種模式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這些企業的大多數員工無疑是受害者,卻以“自愿”的形式出現。一方面,他們被成功的模式所迷惑,輕信快速致富的神話,精神高度緊張,常常處于亢奮的狀態,給身心健康留下了隱患。另一方面,為了避免被無情的淘汰,制造“業績”,他們也采取了一些“忽悠”人的辦法,客觀上對市場造成了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因成交心切而言過其實,因急功近利而強人所難、不講信用等等。 “分成式”工資與“頂身股”雖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性質不同。晉商對于“頂身股”與薪金是嚴格區分的,素有“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厘自己人”之說。由此可見,就勞動分配而言,“分成式”工資相對于“頂身股”,無疑是一種歷史的倒退。 實施“分成式”工資的企業一般都會強調“馬太效應”:窮的越窮富的越富。當大多數員工黯然退場的同時,少數幸運的成功者又在新加入者面前講述著“馬太效應”的神話。如果類似于“分成式”工資的問題不予及時解決,這種擔憂可能會演變成現實的危機。解決“分成式”工資的問題或許還存在一定的分歧,并非找不到各方趨于一致的方案。“頂身股”歷史的存在說明,國人并不缺少解決貧富收入差距問題的智慧。今人的智慧并非不如前人,同樣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分成式”工資進行規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