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塊布”在上海的三百年變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18:05 東方早報
上海企業家精神系列評論之四:“一塊布”在上海的三百年變遷 文 沈若愚 上海的商業精神區別于中國其他地方,比如說安徽、山西的商業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就在于上海商業是在與外界不斷互動的過程中,在國際貿易格局變化的影響下,不斷尋找生存空間。上海是中國經濟聯系世界的窗口,上海的商業和企業家,就是在這樣一個平臺上,尋找到了自身的定位和特色。 紡織業被稱為上海的“母親工業”,在上海的百年發展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透過一根紗、一匹布,我們也可以看到上海商業在外部局勢不斷變化中求生存、求發展的過程。 除了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土地條件,元元貞年間黃道婆對紡織技術進行的革新,也大大促進了松江府一帶的家庭紡織業發展。到明正德、萬歷年間,布匹成為本地的大宗商品,當時有“富足富,收不盡上海布”的俗語。入清以后,布商經營向城市大布莊拓展。清康熙年間,上海縣城內已有布莊70多家。清康熙二十三年海禁解除后,上海棉布貿易規模迅速擴大,年上市量達2000萬匹,上海棉布不僅行銷全國,還經廣州大量出口英美,有“木棉文綾,衣被天下”之稱。上海紡織貿易第一次大規模地走了出去。隨著上海的開埠,上海紡織貿易迎來了第一次大挑戰,國外紡織產品大規模走進了上海灘,價廉物美的洋布(機織棉布)即刻搶占市場,洋行通過買辦和洋莊商人在上海市場出售洋布并轉銷全國各地。到清咸豐八年前后,上海洋布店已發展到十五、六家,并成立了同業組織。 戰爭永遠會影響所有行業,當然商業也不例外。一戰爆發后,上海紡織商業與國際的密切聯系馬上得以反映,洋布輸入減少,隨之而來,土布被譽為“愛國布”,銷售回升,并遠銷到南洋一帶。一戰結束后,洋布卷土重來,土布產銷再次迅速下降。抗日戰爭爆發后,上海棉布業許多零售店毀于炮火,戶數一度減少約40%,但在相繼遷往租界或重新開設后,棉布業又得到了迅速發展。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全市棉布商多達2700—2800家。 一戰、二戰期間,上海民族紡織工業遭受多次打擊,但上海的實業家們憑借堅忍不拔的精神,一直在推動著紡織業的發展。1930年,上海市棉布同業公會成立;1937年,全市棉布行業會員增至800余家,其間,榮氏兄弟也以“棉紗大王”的冠冕而著稱于實業界。新中國誕生之后的40多年時間里,紡織作為上海的支柱產業,經過50年代經濟改組、60年代技術改造、70年代產品開發、80年代機制改革,為上海乃至全國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從1949年到1993年,上海紡織系統實現利稅806億元,出口創匯280億美元,占全市口岸16.3%。 隨著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的調整、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從1992年起的十余年時間里,上海紡織在本市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又一次壯士斷腕、鳳凰涅槃,通過“關、停、并、轉、破、賣、送、遷”的悲壯舉措,進行了產業結構大調整、人員平穩大轉移,進行“第二次創業”。 二三百年的歷史蒼茫中,上海紡織商業作為上海商業的代表,幾番沉浮,但是仍然在與外界的不斷互動中,在國際貿易的影響下,不斷壯大。無論是洋貨的沖擊,金融匯率的巨變,還是戰局的動蕩,這一切給上海紡織商業帶來的不是毀滅,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重生。其背后,是中國民族工業不斷壯大,更有數不勝數的上海企業家,為此嘔心瀝血。 如今,上海國有紡織企業從業人員雖大幅減少,但民營、外資紡織企業隨之興起,上海紡織業的從業人員仍達50多萬人,紡織業的體量并沒有減少。上海的企業家們通過“科技和時尚”,給紡織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繼續書寫著上海商業精神的輝煌。而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建設,就是在類似于上海紡織商業這樣的不斷重生的基礎上發展、前進。其中體現的不怕挫折、善于應對變化的特質,正是上海商業精神的體現,也是對上海企業家精神的最好詮釋。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