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資銀行國際化戰略進入新階段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09:00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 唐瑋 “要么轉型,要么淘汰”,這個理念在中國金融業開放的過程中,正被越來越多的中資銀行所實踐。他們將目光聚焦在了變化多端的全球金融市場,在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具備的有利時期,加快邁出國際化的步伐:招行紐約分行獲批;工行的紐約分行正在申請中,前期已經成功收購南非標準銀行;民生銀行收購美國聯合控股;建行提出“做強亞洲、鞏固歐非、突破美澳”的海外擴展戰略;中行巴西分行估計年內開業,這些行動表明,中資銀行“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已經進入新階段。 三要素具備 有專家認為,目前中資銀行“走出去”皆備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的條件,也因此,中資銀行被認為是“奉旨出海”。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不同意“奉旨出海”的說法,但中資銀行海外拓展的確有宏觀環境的支持。“首先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銀行業是首當其沖的受益者。現在銀行市值增長、流動性充裕、外匯儲備高,都是有利條件。”郭田勇指出。 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向本報記者補充說,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增加了中國企業海外擴張的驅動力,這也要求中資銀行在海外市場上為他們提供更方便、更良好的服務。 而在宏觀環境支持、銀行自身戰略需要、監管層鼓勵三要素中,后兩者的影響更大。 “中資銀行要參與競爭,必須在地域分布上更加多元化。”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副主任曾剛對本報記者說,金融開放后,中資銀行原有的市場越來越小,競爭壓力加大,必須擴大業務的地域范圍。經過改革,中資銀行的治理結構得到了提高,資本金得到了擴張,現在向海外發展是必然要求。 “中國銀行業的改革必須內外并舉。內部探索一直在進行,外部擴張也無法放松。海外拓展可以提高銀行的國際化程度,增加我們銀行的國際影響力,與其大市值相當。”郭田勇說,“海外擴張也可以為本國企業的跨國發展保駕護航。” 管理層的支持同樣是不可缺少的因素。銀監會領導多次表示支持銀行“走出去”。在招行紐約分行審批的漫漫長路中,管理層在其中也發揮了關鍵作用。“招行紐約分行獲批,除招行自身經營管理狀況達到了美聯儲的審批標準和要求外,也得益于中國銀行業監管狀況所發生的重大變化。”在不久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銀監會監管二部主任樓文龍介紹說。 探尋發展之道 發展是硬道理。“對于已經上市的中資銀行,業績沒有增長,投資者就會用腳投票。”趙錫軍提醒說。 馬蔚華說,進入美國市場,招行將遵守最嚴格的監管標準,這有助于增強其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使招行經營發展又有了新的標桿,用國際化標準提升自己、學習同業、加大創新金融產品的力度。 “紐約分行主要是服務于走出去的中國企業。”馬蔚華介紹說。中資銀行的發展模式還是傳統的“追隨客戶”。曾剛指出,這是銀行走出去的第一步,因為在國外全新的環境下,中資銀行缺乏經驗和競爭力,只能圍繞既有客戶的發展而發展。但在此過程中,銀行也會慢慢進步。 郭田勇提醒說,海外擴張最重要的是業務整合。“一定了解對方國家金融生態及環境,避免囫圇吞棗的現象。我們80%的海外并購以失敗告終,真正取得成功的只有20%,這說明里面有一定的風險性。” “如此來看,我們的銀行似乎根基還未穩,改革還不到位,海外擴張是不是有點早?”郭田勇提出疑問。 而曾剛則認為,中資銀行目前并不是最好的,但并不代表他們將來無法成為最好的。任何發展都是困難的,并不能因此裹足不前。“中資銀行的改革,從財務指標來看,成果明顯。如果在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競爭環境激烈的情況下,中資銀行能繼續保持如此快速的發展,這才是改革的有效成果。而中資銀行在海外市場上競爭,避免了以前國內過度保護的發展環境,成長會更快一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