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制造和國際標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 13:55 國際航空報
關鍵人物:TCL董事長兼CEO 李東生 最近各大媒體都在熱炒“中國制造”話題,據說TCL董事長兼CEO李東生還為此飛往法國巴黎進行“中國制造”路演。這是他作為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代表,向世界講述一個負責任的“中國制造”話題。 我非常支持他的這種行為,中國已經成為“制造大國”,全球化也是世界經濟的必然趨勢,中國制造的未來影響著中國經濟,也關系到世界經濟的未來。 近期,TCL高管離職事件已頻頻發生:TTE歐洲業務中心法人代表嚴勇辭去了TCL集團副總裁職務,楊偉強辭去TCL電腦總經理職務,TTE負責戰略和管理的副總裁童雪松離職,TTE財務總監陳應強也于9月辭職。TCL是中國高管換人最快的企業,為了國際化,李東生多次引進“外援”,但是沒有幾個能夠呆長久的,高層是換了一茬又一茬,只有獵頭公司樂在心里。 李東生,1957年7月出生,廣東揭西人。1982年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技術系,學士學位。李東生大學畢業后即在TCL任職,是TCL集團的創始人之一,1996年12月擔任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獲得“榮譽”也非常多:2002年獲得“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創新獎;2004年被《財富》評為“2004亞洲年度經濟人物”;2004年當選《時代周刊》和CNN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5名商界人士;2004年再次入選“CCTV2004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TCL是在1981年靠5000元借款在廣東省惠州市起家的,原先生產TTK磁帶,李東生掌權后開始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和資本運作,收購陸氏彩電、與河南美樂集團實現強強聯合、2001年TCL彩電躍升至全國彩電第一品牌、2002年TCL手機位列國產手機首位、2004年TCL集團整體上市……應該說TCL集團在前期的發展絕對是一帆風順,李東生個人職業生涯也光明到了巔峰。而且TCL是中國企業中邁向國際化比較早的企業,2002年并購德國施耐德,2004年,整合法國湯姆遜公司彩電業務與阿爾卡特全球手機部門等等。但從2006年開始,危機全面爆發,全年虧損近20億元,導致被證交所戴上令人難堪的“ST”帽子。 是什么導致了TCL頃刻之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很多業界人士都分析認為不是人員問題,而是企業文化問題。TCL曾經頻頻引入過很多外援高管團隊,但最后因企業文化的差異性,導致難以融合。據說李東生的管理方式比較特別,令TCL管理團隊中拉幫結派嚴重,這些跟隨李東生走過來的元老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勢,總是排擠新來的“外援”。這導致新領導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最后不得不選擇離開。而一個國際化的企業卻沒有一支國際化的管理團隊,企業的發展注定要一路坎坷。 TCL這種“江湖式的管理”確實是地道的“中國制造”,但不符合國際化標準,可見“中國制造”也未必都是好東西。隨著國際化的接軌,“中國制造”更應該融進“國際標準”并成為標準的引領者,只有符合大多數人的認同、經得起考驗和引領潮流才是真正的好東西,也才能體現品牌、服務的高附加值。 當李東生自信地喊出:“在巴黎,我要告訴世界,中國制造必將成為全球消費者都信任和青睞的符號。”作為國人,我很為他鼓勵和自豪,但我希望他能明白僅僅是“中國制造”還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林明軍:騰訊科技產經中心總監,國際航空報專欄作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