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筆夫:次貸危機是中國金融業擴張的天賜良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14:29 華夏時報
筆夫 全球金融市場的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次貸危機給金融公司留下的窟窿眼一個比一個大。匯豐銀行是這些壞消息發布者中的最新的一個,據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道,在11月14日公布第三季度財報中,匯豐銀行的壞賬準備高達63.5億美元,與去年相比上升63%。花旗銀行損失更為慘重,在第三季度末宣布了65億美元資產撥備,近日又再次進行110億美元的資產撥備。而瑞銀在三季度出現近5年來首次季度虧損。投行更是難以幸免,美國華爾街四大投行高盛、貝爾斯登、摩根士丹利和雷曼兄弟因次貸危機的資產撥備總額已達36億美元。而據瑞銀的公告稱,三季度該行凈虧損7.12億美元。并且該行還警告說,未來可能需要進一步作出資產沖減。美林公司宣布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季度虧損,該行當季因為次貸危機而進行的沖減接近80億美元,導致三季度虧損22.4億美元,為6年來首次出現季度虧損。蘇格蘭皇家銀行分析師表示,美國的銀行和券商業未來可能需要沖減高達1000億美元的呆壞賬。另有華爾街分析師認為,今年第四季度華爾街投行和券商在次貸投資上的損失將再增加300億至400億美元。亞洲國家雖然相對損失較小,但日本也涉入不淺,2007財年日本金融機構因次貸危機造成的損失總計可能超過3000億日元。 但與此同時,中國金融企業最近在國際上的并購行動一浪高過一浪:中國工商銀行購并了印尼哈林銀行、澳門誠興銀行以及南非的標準銀行;中信證券與陷入次貸危機的貝爾斯登公司宣布將互相投資10億美元收購對方股份,以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中行去年年底以9.65億美元收購了新加坡金融租賃公司100%的股本;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同意向巴克萊銀行投資30億美元;民生銀行上月宣布,該行將在今后半年內以25億元人民幣收購美國聯合控股9.9%的股份,并有權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增持股份至20%,增持后民生銀行將成為聯合控股第一大股東。民生銀行由此成為第一家在美國本土進行金融收購的中資銀行。招商銀行上周亦宣布在美國設立分行獲批。 另外還有一些未經證實的購并消息,如傳出中行擬收購渣打銀行股權,工行聯合其它銀行收購陷入次貸危機的英國羅森羅克銀行等等。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近日在公開場合表示,銀監會將積極鼓勵、支持中資金融機構走出去,這是銀監會首度對相關問題作出明確表態。 流動性過剩對流動性危機 就在三年前,面對中國銀行效率低下、呆壞賬成堆的局面,國際金融界熱炒所謂中國銀行業已經技術性破產,把中國銀行業貶得一無是處,在這種背景下,就有了后來的銀行業改制必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的潛規則,也就有了建設銀行被賤賣的悲情。 可為何僅僅過了幾年,中外銀行的境遇就完全換了位了呢?實際上,仔細想來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首先從背景來看,中國銀行業經營的是持續以兩位數高速增長的經濟體,理應是處于最好的成長期。第二點,中國銀行業經過改制上市,在企業制度層面上有了巨大的變化,另外通過匯金注資和上市融資,資本充足率大幅提升,競爭能力隨之提高是當然的事情。第三點,美歐銀行遭受次貸危機重創,流動性出現危機,而中國銀行業卻享受著流動性過剩帶來的好處,每年的利潤以5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此消彼長之下,才會有以上情況的出現。 可報建設銀行賤賣的一箭之仇 這兩天,國人一定被一條美國銀行投資建行獲利300億美元的消息所震撼,據美國銀行首席財務官普萊斯上周二表示,美國銀行自從2005年入資30億美元成為建行的戰略投資者后,其潛在獲利已經超過320億美元,足以抵消他們在次貸危機中所受到的損失。建行是否被賤賣,許多人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現在從這里,人們也許能得出一些結論。 如果說三年前中國銀行業技術破產論給了外資銀行進入中國以機會,那么現在也應該是中國金融業向外擴張的天賜良機。在所有的競爭領域,任何一方都必須靠實力說話,當年中國銀行業被賤賣雖然我們從情感方面仍然難以接受,但是那畢竟是我們所經歷的歷史。但這樣的歷史已經結束,中國金融業終于開始了擴張,但愿我們不要帶著以前的陰影去擴張。我相信,在目前的業界,可能仍有許多人抱著這樣的意念,即外國的銀行那是真的好東西,而中國的銀行都是爛攤子一個,如果我們在這樣的觀念之下,去與外國銀行業進行購并談判的話,我們還是只有吃虧的份兒。因為幾年前,正是中國資產的“折價銷售論”導致了賤賣,而勢易時移,中國金融業現在理應溢價銷售,我們必須帶著這樣的心態去與國外金融業談判,才有可能不再吃虧,也許還有機會報了建行被賤賣的一箭之仇。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