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嚴峻能源態勢挑戰現代化進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 15:46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超越危機·述評 能源既是經濟的一部分,又是經濟運行的基礎。能源對國家安全、社會運行、生態環境、人們生活和文明均有重大影響,是當代社會與經濟生活中的一個核心的問題。能源以直接或間接方式,推動或制約經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能源是經濟的血液,社會生活的中心。 本報記者 肖可 能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并與現代化休戚相關。因為能源是現代生產的主要動力來源。現代化生產是建立在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基礎上的高效生產,所有這些過程都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且現代化程度越高,對能源質量和數量的要求也就越高,F代農業的機械化、水利化、化學化和電氣化,也要消耗大量能源。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們的一切生活和生產活動都是用能源換取來的。 能源既是經濟的一部分,又是經濟運行的基礎。能源對國家安全、社會運行、生態環境、人們生活和文明均有重大影響,是當代社會與經濟生活中的一個核心的問題。能源以直接或間接方式,推動或制約經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能源是經濟的血液,社會生活的中心。 未來20年中國經濟的現代化,離不開與時俱進的能源戰略的支撐,必須高度關注中國的能源趨勢,制定符合中國經濟現代化的能源戰略。在制定能源戰略時,必須認真剖析發達國家的經驗和中國國情,關注深層次影響中國能源發展的四大要素:智力與文化(包括人的理念、訓練有素的人力資源、科技與創新);信息(包括信息技術。網絡與信息平臺);金融(包括資本運作、匯率、貨幣流與經驗):體制與管理(包括市場機制、各種配套的政策、監督調控體系與效率)。 能源供需矛盾尖銳 我國能源的保有儲量、能源結構、較落后的能源轉換方式和運行機制與開發技術等,使中國經濟現代化面對重大挑戰。 我國煤炭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11%,石油儲量占2%,人均能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礦物能源緊缺。 我國能源消費量雖然人均僅為世界人均的一半,發達國家人均銷量總量的1/7,但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一次性能源消費總量已達13.7億噸標準煤,占全球消費總量的11%,成為僅次于美日的能源消費大國。照此發展趨勢,到2020年,能源總需求將達29億噸標準煤,是2000年的2.2倍。在礦物能源中,我國煤炭儲量能滿足發展需求。但從能源結構、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考慮,則應大力壓縮煤能在一次性能源消費中的比例,由目前的71%,調整到60%以下。 目前,我國耗油量已占全球7%,其中33%需依賴進口。面對陸上油田已日益老化,儲量不足,和日益發展的汽車等耗油大行業(據報導,2004年,中國將有450萬輛新車上路和工業用油猛增),照此發展,到2020年,中國的原油進口將達60%以上。這潛伏著極為嚴重的經濟問題。 目前,全球原油日銷量已達8200萬桶,較10年前增加了17%,日產原油為8100萬桶-8700萬桶間波動,世界原油增長量的約40%供應中國的增長需求,中東、非洲與南美等產油地區,政局不穩,和其它種種原因,使油價較去年上揚了60%,帶動了美國同期標準普爾股票指數上漲了27%。預示新一輪的石油危機將來臨。專家推測,原油價將上揚到每桶65美元以上(目前在50美元-53美元/桶間波動)。 專家預測,今年中國將進口原油1.2億噸(8.8億桶),按每桶上漲10美元計,需多支付88億美元,僅油一項,將使中國貿易差額達300億美元,拖累GDP下降0.7-0.8個百分點,中等石油危機,將使中國經濟下滑1.2-1.4個百分點;嚴重石油危機,將使中國經濟下滑3.5-4個百分點。僅從原油波動的剖析可知,能源對經濟發展的重大作用。 落后方式造成巨大損失 煤炭在支持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危及我國生態和人們健康。由于燃煤,我國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約2160萬噸。它對生態環境是一種慢性、迭加性的危害,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引發呼吸器官疾病,通過葉面進入植物體,破壞其正常生理機能,降低光合作用造成危害,以酸雨形式破壞土壤、森林、水體的性質和影響大氣能見度;每年因煤炭生產釋放出47億立方米甲烷,其溫室效應較二氧化碳大20-60倍,對臭氧層構成嚴重威脅;目前,我國已存積煤矸石16億噸,每年仍以1億噸速度增長,占用大量土地,嚴重污染水土等。 有關方面對322個城市的空氣狀況進行調查中,233個城市(占調查數72%〕,空氣污染超過國家二級標準,大大超過城市本身的凈化能力;30%的地區降酸雨。 據專家專析,因空氣污染,使國民經濟損失2-3個百分點。照此發展,到2020年,我國將為此付出3900億美元的代價,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3%。可見,對經濟現代化進程的潛在沖擊何等嚴重! 能源壓力考驗決策智慧 若不能高度關注中國經濟在現代化進程中所產生與面對的能源態勢;制定與時俱進的能源戰略,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與規則的配套的能源政策與運行監管體系,要實現未來20年中國經濟現代化的目標是不可能的。 科學發展觀是制定中國未來20年能源戰略的指導思想。在方法論方面,從發生學而不是現象學出發,唯物辯論,系統與非線性分析方法分析能源與經濟、國家安全、社會發展、人們健康與文明等諸多方面的相互關系。 立足國內,立足現實,放眼世界,放眼未來,力爭在沿海和大陸建設若干個新的抽氣能源基地;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探索與建立幾個穩定的國外原油供應基地;加強組織建設與指導,組建國家能源部或具有政府職能的國家能源委員會,制定配套的相關政策和監督、指導、咨詢信息系統;合理調整各類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集中精英,攻克新能源和潔煤關鍵技術,并將其列入國家高新技術發展計劃:提高煤能轉換方式與效率;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各種大、中、小型水電;積極發展核電和新能源;提高水能、新能源、核能在一次性能源消費中的比例,使他們的比例在2020年達到40%-50%。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