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奢談資源價格市場化改革會延遲真正改革進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10:39 南方周末
葉檀 -經世濟民 *拋開根本問題不討論,只盯著成品油定價機制,有以提高社會成本的辦法緩解纏繞在油價身上的利益矛盾之嫌。* 每當油荒風險襲來之時,推進資源價格市場化改革的呼聲就如期而至。但不顧前提條件,奢談市場化改革,恐怕在貨幣流動壓力的通脹風險之外,還會引起成本推動性的通脹風險,這并不是所有人樂見的。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資源價格偏低是我國經濟內外失衡的重要誘因。大量資源廉價使用,人為壓低了國內產品生產成本,助長了投資擴張,刺激了出口快速增長,導致貿易順差持續擴大,“推進資源價格改革雖然可能增大短期通脹壓力,但如果推遲改革,扭曲逐步累積,損失可能更大”,這是央行首次明確提出資源價格改革優先的動議,并且是在通貨膨脹壓力不斷升溫的背景下出臺的,不同尋常。 政府從11月1日起把汽油、柴油與航空煤油的零售價提高近10%,以增加國內供應,這與政府提出不漲價的承諾時間相差不遠。同時,為避免對經濟與民生造成負面影響,政府不會讓不斷上漲的燃油價格影響運輸和其他依靠燃油的行業,而會向這些行業提供直接補貼。但中國的能源壓力不會因此降低,國際能源署上周三表示,中國將在2010年前后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 呼吁放開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隱含的邏輯如下:定期發生的油荒是因為成品油定價機制不合理,政府的價格管制使原料油與成品油倒掛。市場化的價格形成體制不僅是理順油品市場,也是理順所有市場價格的題中應有之義。 但一味強調油荒是因為定價機制不合理,則是倒果為因,是對影響中國石油行業市場化的真正攔路虎有意視而不見。 根本原因是匯率低估,不止中國,壓低本幣是所有以出口拉動經濟的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選擇,以便使國內產品能以較低的價格出口到國外擴大出口份額。除了石油價格之外,舉凡資源、勞動力成本等所有的生產要素都被壓在一個較低的區間。石油價格是目前經濟發展階段和匯率體系之下的必然產物,并不是油價受到特殊壓制。因此,要改變中國生產要素被刻意壓低的現狀,決策層必須對貨幣政策、要素價格有全局考慮。 目前,中國與印度的消費需求因素被當作全球油價上漲的天然借口,事實上,這是在為美元貶值找另一只替罪羊,為對沖美元貶值風險,國際投資機構沽空美元推高油價是一場明擺的請君入甕游戲,不管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如何放開,都無法突破這一能源價格陷阱,這是國際投資者分享中國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紅利的大好機會。要解決這一問題,除了與世界油源國展開合作外,還必須打通卡住石油運輸的咽喉要道,同時參與世界石油的定價權之爭。因為期貨市場風險有中儲油、中航油等前車之鑒就卡住期貨市場的發展,是因噎廢食之舉。 以油價為突破口試圖進行價格闖關,這樣的闖關很難成功。20年前的價格闖關帶來的是18%甚至20%的通貨膨脹率,并且使中國社會、經濟走了大彎路,不得不在通脹之后實行嚴厲的緊縮政策。如果不想讓噩夢重演,應該放棄單兵突進式的在書房以西方模式設計改革思路的價格闖關方式,而首先以財稅制度、競爭制度等方面的變革為價格闖關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事涉資源價格這樣重大的價格闖關計劃,必須慎之又慎。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油價要走向市場化,首先要解決油價逐步放開后的補貼問題,其次要以燃油稅取代目前各種各樣的交通稅費,同時放開石油下游鏈條的競爭,對油源適當放松管制,使民企在煉油、加油站等中下游鏈條中占據一席之地,同時也不影響石油巨頭聚集全社會的資源參與國際競爭。 很可惜,在呼吁放開成品油定價機制的諸多理由中,我們聽到了來自石油巨頭、煉油廠的聲音,聽到有關部門的研究專家關于成品油價格過低增加石油消費威脅政府能源政策的報道,但他們沒有提及的是,中國燃油稅爭論十多年迄今未能出臺,不管國際油價高漲還是回落,總有公路養護、交通工具管理等多個行政部門提出各種各樣的反對理由;他們也不愿提及,雖然國際油價上漲,作為70%以上原油必須進口的中國最大煉油企業中國石化仍然有巨額贏利;更重要的是,便利的城市公共交通并未及時跟進,推動汽車產業發展拉動消費至今還是一個被積極推行的政策,消費者已經以比歐洲同等檔次的車高得多的價購買了汽車,如今又被作為污染環境與消耗能源的罪魁加以指責;當然,政府一直提及的石油戰略儲備也應盡快見之于行動,仍然令人遺憾,國際油價低迷時,我們的石油巨頭們卻忙于打通上下游產業鏈。 這些市場基礎如何建立,需要有關方面從大局出發,拿出科學的規劃,為中國的經濟安全、提振國內消費需求、改變環境質量找到一個平衡點。拋開根本問題不討論,只盯著成品油定價機制,有以提高社會成本的辦法緩解纏繞在油價身上的利益矛盾之嫌。從以往的經驗看,只有放松管制、提倡競爭、建立了正確激勵機制的行業,才能解決市場化定價難題。相反的例證,恕我眼拙,迄今未見。 (作者為經濟評論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