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財產性收入需要全社會創造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1日 17:19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增財策略·述評 “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政府和市場都要有作為。”“盡管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增長趨勢為大家所看好,但要想實現居民財產性收入的不斷增長,還需政府制定一些相關的法規來規范金融市場及其它投資市場。”增加群眾“財產性收入”首要任務是發展經濟,通過經濟的增長來帶動群眾收入的增長,通過收入的增長來累積更多的社會財富。這樣,更多的群眾才能夠擁有更多的財產、擁有更多的財產性收入。 本報記者 宏宸 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在老百姓看來,最直白的解讀便是:政府將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群眾以家庭財產獲得收益;而不只是僅有少數富人可以憑借私有財產獲得更多的收益。 怎樣實現“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有專家指出,大前提肯定是先讓更多的群眾通過勞動增收擁有家庭財產,然后才是幫助更多的群眾實現家庭財產的保值增值。事實上,財產性收入需要全社會的創造。 “財產性收入”描繪百姓財富憧憬 對中國大眾而言,家庭財產目前仍以儲蓄為主,擁有能夠帶來收入的不動產(如房地產、收藏品等)者畢竟為數很少。在這個背景下,“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重點顯然要放在盤活資金上。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力推基金投資和債券投資,反復強調加強投資風險教育,旨在引導廣大群眾以相對安全的理財方式穩步增加財產性收入;最近又開辟了內地居民赴境外投資理財的新途徑,QDII、港股直通車的陸續運作將使中國投資者有更多的機會和選擇參與全球投資。這些舉措的相繼推出,都昭示著政府確實是在想方設法拓寬投資渠道,規范市場運作和監管,創造條件實現居民收入的多元化和財產收益的普遍化。這也正是支撐我國金融投資市場健康穩步發展的實質性利好因素。 專家指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其中意味深遠的是,國家將在如何使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上做文章,即創造條件。比如,百姓在通過儲蓄、國債、基金、投資股市等方式來創造財富的過程中,盡管有各種各樣的風險,但是國家將會在投資環境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維護投資環境健康有序地發展,保護百姓投資理財的積極性。國家關注投資環境,致力于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就是對百姓理財并由此獲得財產性收入的支持。 政府和市場應“雙管齊下” “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政府和市場都要有作為。”河南省財經學院副教授葉建新如是認為。 隨著經濟發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創新金融管理體系為老百姓提供了越來越多的金融理財產品和工具。“財產性收入”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到許多家庭,工資不再是取得收入的唯一途徑,家庭收入也越來越多元化。 對于政府來說,應營造良好的居民投資環境。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投資渠道的拓寬,我國居民財產性收入在這幾年增速非常快。人們從這幾年股市、樓市的增值效應中充分領略到了“財產性收入”的魅力。“盡管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增長趨勢為大家所看好,但要想實現居民財產性收入的不斷增長,還需政府制定一些相關的法規來規范金融市場及其它投資市場,”鄭州大學金融系王教授說。 以資本市場為例,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交易品種的多元化以及債券市場的不斷發展,一些產品或市場就顯得滯后,這就需要不斷地去健全和完善它。同時,也要為居民財富增長提供一些多元化的途徑,如新投資品種的設計等。 河南財經學院副教授葉建新表示,增加群眾“財產性收入”首要任務是發展經濟,通過經濟的增長來帶動群眾收入的增長,通過收入的增長來累積更多的社會財富。這樣,更多的群眾才能夠擁有更多的財產、擁有更多的財產性收入。“目前,大家將大量資金投入到股市、基金市場的前提是收入增加,而前幾年很少有人拿錢去炒股和購買基金的,”葉教授告訴記者。 其次,是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如十七大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這樣,人民群眾才能夠更多地分享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豐碩成果,才能為更多的群眾擁有更多的財產和財產性收入提供經濟基礎。 百姓應迅速提升自身理財觀念 專家指出,要讓居民擁有更多財產性收入,除了政府應創造條件外,百姓迅速提升自身理財觀念也很重要。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這意味著投資理財獲得了明確的肯定和鼓勵。從存款保值到投資生財,中國人的理財觀念正在經歷一場空前的變革。對于肩負富民興邦重任的資本市場來說,必將由此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專家指出,十七大報告的這一新提法表明,財產性收入與勤勞工作的收入一樣,都是國民增加財富收入的來源。居民應該在政府倡導和鼓勵理財的背景下,提高自身的理財觀念,可通過其他的投資使財富增值。 現在國內的不少銀行家就指出,現在百姓的財富或是收入,不應該僅僅是工資,因為現在在一個經濟活躍的年代,人們可以通過對于金融產品的投資獲得股息、利息、分紅,而且群眾可以通過其他的投資興辦第三產業或是從事其他的行業來使自己的財富增值。 專家指出,實際上,不僅是財產性收入是一個名詞的問題,而是通過29年的改革開發的實踐,人們對于這個財產性收入,不光是一個名詞的新鮮,而是現在百姓對于財富的渴望,可以通過金融投資渠道,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財、投資創業等具體的方式,來增加個人財富。根據相關數字統計表明。到今年10月初,滬深兩市的投資開戶者戶數已經超過了1.2億戶;基金的資產凈值總計已經超過3萬億元,基金投資賬戶已經達到了9000萬個。 讓中國的百姓擁有更多的收入,讓百姓真正富裕,真正擁有財產性收入,和人們物權觀念的建立,這是新的時代主題,也是新的財富觀念,而作為百姓能夠真正享受到經濟發展增加帶來的好處,讓財富的觀念進入百姓生活,并且擁有不斷增加的財產性收入,使得百姓的收入多元化。 巧妙理財增加“財產性收入” 同時,對于老百姓來說,工資不再是取得收入的唯一途徑,應合理安排已有財產將帶來更多元化的收入,獲得更多實惠。 根據當前的投資理財環境,不同的收入群體獲得“財產性收入”有各自適合的途徑。有人認為,低收入群體很難有“財產性收入”,事實并非如此。理財師認為,如今大部分收入相對偏低的市民,仍習慣將省吃儉用積累的錢存入銀行,然而目前銀行3.87%的定期利率與6%的CPI指數相差懸殊,實際負利率使利息收入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收入”。有些人擔心自己財產太少,不足以產生收入。其實目前理財產品不僅品種多,準入門檻也并不高,收益卻可能出人意料。 對于高收入群體來說,應注重規劃。特別是目前可支配的投資資金在10萬元以上的中等收入群體,理財產品的選擇更為廣泛,并且可通過不同金融產品的合理組合來分散風險、保障收入的穩定性。目前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一般會有些門檻,如5萬元起點。 此外,高收入群體“財產性收入”來源更加廣泛,目前藝術品投資較受歡迎,有的銀行甚至推出專門掛鉤藝術品投資的產品。當然,高收入群體考慮的不僅僅是“收入”問題,進行稅收規劃、保險規劃、遺產規劃,都應有專業的理財師和律師給予必要的指導。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