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睿鶇:能源法繞不開的三道關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 04:33 中華工商時報
吳睿鶇 “《能源法》框架初具雛形、即將公開征求意見”一事獲得權威人士的證實。日前,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能源法》起草專家組組長徐錠明在北京向筆者確認,《能源法》正式稿最近已修訂完畢,很快就將向包括民營油企在內的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 自去年元月份,中國正式啟動《能源法》立法以來,從成立跨機構立法起草小組,到《能源法》框架初具雛形,其立法過程是異常的迅速和順利。可以想見,《能源法》的面世于眾,將變得指日可待。 然而,筆者以為,即將走出娘胎的《能源法》,并非是一個簡單的普通法律,它涉及到國家能源法的定位問題,以及能源法與能源管理體制的關系問題。譬如,是否設立統一的管理能源的政府主管部門,實行“政監合一”還是“政監分離”模式等等。換言之,目前至少有三方面的關口問題,在能源法立法過程中,是怎么也繞不開的,更是無法回避的。 首先,《能源法》的定位問題。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中國所面臨的能源壓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筆者以為,《能源法》作為不同于目前正在實施的《電力法》、《煤炭法》、《節約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四部單行法,它理應起到統率的作用,必須承擔起中國能源戰略法制化的重擔。這種高標準的立法,就需要立法要有超強的智慧,找準能源法的準確定位,進而在立法過程中,使能源法既起到統領作用,又不代替各能源單行法,并與礦產資源法等相關法律不發生任何矛盾。 其二,能源管理架構的組建。早在1980年,中國就曾成立過國家能源委員會,而后在1988年成立了能源部。盡管該機構生存了4年就夭折了,但將石油、煤炭以及電力管理集于一身的架構,已在形式上預演了主管機構的管理形態。現在,分管能源工作的能源局僅是一個隸屬于國家發改委的司局級單位,編制只有30多人。而從其管理對象來看,無論是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公司等大型能源企業,還是電監會等專門的行業機構,都比能源局要大一輩分,要么是部級建制,或者是副部級級別。在這種建制模式下,能源局根本管理不了這些機構或企業,更談不上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系統協調和配置資源了。因此,筆者建議,國家應盡快著手恢復成立能源部,只有在級別上升格,才能應對目前的能源管理現狀需求。 最后,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監管模式。多年來,中國能源行業長期處于電監會、發改委、商務部多頭監管的狀態,顯然,這種監管模式,最容易形成“龍多不治水”和“雞多不下蛋”的失控局面。比如說,廣為公眾所詬病的“八個大蓋帽管不了一頂破草帽”,“七個部門管不了一個菜籃子”,就存在監管部門各自為政,相互扯皮的現象,從而導致了食品安全生產、流通等各個監管環節上出現空白地帶。(24G2)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