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眾的通脹預期需正確引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 09:17 《中國發展觀察》雜志
作者:伍 戈 由于掌握的數據、分析的視角以及承擔職能的差異,政府各部門對通脹的看法與表態也不盡相同。在通脹水平較高的時候,政府部門在公眾面前往往可能發出兩種聲音:一是對未來前景的樂觀表態(以下簡稱“樂觀論調”),例如,發改委7月24日表示目前“不會造成太大的通脹壓力”以及商務部8月5日宣布“肉類價格兩個月以來首次下跌”;二是對未來前景的更為審慎甚至悲觀的判斷(以下簡稱“悲觀論調”),例如,人民銀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所說的“價格上行壓力加大,通脹風險值得關注”及“通貨膨脹風險趨于上升”等表述。這兩種聲音對社會公眾通脹預期的引導作用必然存在差異,我們可以從靜態和動態的兩個視角對此進行一些簡要分析。 靜態或短期的視角。與一般公眾相比,政府部門往往在經濟數據的可得性和研究的專注性方面具有“壟斷”或“前瞻”優勢,政府部門對通脹走勢的表態對公眾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在通脹較高的時期,短期內“樂觀論調”的表態無疑能給公眾“吃定心丸”,有利于通脹壓力的暫時緩解。在政府部門表態的影響下,如果預期未來通脹壓力不大,作為“理性經濟人”的公眾則仍會“正常地”進行生活及生產,居民不會由于物價可能上漲而提前對消費品或增值性強的金融商品進行集中搶購,職工也不會因通脹原因而有提高工資的要求,企業也不會提前進行原材料的采購及加大庫存,這些都將有助于物價的穩定。 動態或長期的視角。現實經濟生活中,上述情形的出現取決于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即政府部門在通脹問題上的“公信力”。我個人認為,“公信力”不僅是指政府部門對通脹預測能力的大小,還應包括其反通脹決心和反通脹(實際)能力的大小。如果這幾點都較大,那么就可以認為政府部門在通脹問題上具有較強的“公信力”。 公眾與政府的博弈往往是多期的,并不是簡單的“一錘子”買賣。短期來看,公眾可以一次相信政府部門的表態,但長期來看,如果實踐證明政府部門不具有較強的“公信力”,多次表態都是不準確的,那么在通脹繼續高漲的時期,公眾就不會再次信任政府部門,政府部門的表態反而有可能會強化通脹預期,助長通脹壓力。 相反,從長期來看,如果政府部門(尤其是央行)具有較強的“公信力”,在通脹壓力較高的時刻,無論其表態“未來通脹壓力可能在加大”(悲觀論調)還是“未來通脹壓力將變小”(樂觀論調),都將有利于引導公眾的通脹預期,有助于通脹壓力的緩解。具體來說,如果政府部門表態“未來通脹壓力可能在加大”(悲觀論調),公眾將預期這個具有“公信力”的政府將有決心和能力擊退此輪通脹,公眾無須采取太多的保護措施來抵御通脹;如果政府部門表態“未來通脹壓力將變小”,這種情形就和上文“靜態或短期的視角”中的情形一樣,公眾也無須采取太多的保護措施來抵御通脹。 控制通脹預期的快速上升是政府部門的政策關注點之一。從短期來看,政府部門的“樂觀論調”有助于暫時穩定通脹預期,緩解部分通脹壓力。但從長期來看,只有具有較強“公信力”的政府部門的表態(無論是“樂觀論調”還是“悲觀論調”),才有可能穩定和引導公眾的通脹預期。 但事實上,對于政府部門,尤其是中央銀行而言,要實現這種“公信力”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有許多前提條件,如:央行的獨立性及目標的單一性、系統的科學的宏觀經濟分析及預測方法、擁有大量優秀的經濟學家隊伍以及相關的制度環境等。政府“公信力”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耐心,這將是個艱苦卓絕而長期的過程,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中國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