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改革就是謀求共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3日 00:23 21世紀經濟報道
周惠蘭 王飛欣為人熟知,源于北海土地要素市場的開發,然而他對于中國改革的關注,卻遠比這要早得多。中國的改革起步于農村,當時中央曾組織了一些在農村插過隊的青年學者參與農村改革政策的研究,王飛欣也參與過其中。 剛剛結束文革的中國,百業待興,王飛欣描述當時的狀況,用了“十年一夢”這個詞。中國農村改革起步早,見成效快。而中國的城市改革卻舉步維艱。城市與農村不同,那時的農業是相對封閉、自給自足的產業,雖然也有商業化,但基本是國家統購統銷,改革的鏈條相對簡單。企業改革涉及財政、金融、市場、價格方方面面的配套,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機構來推動,在這個背景下,1980年5月,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一段時間后,中央很快發現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作為一個辦事機構在推動改革政策落實上權威不夠,于是,1982年3月2日,國務院在向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機構改革方案中提出:“為了更好地解決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難度最大的問題,國務院建議成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那個時候,體改委的權威性很高,它實際上相當于中央推進改革的一個參謀部,它的作用是調查研究、理論創新和提出可行的改革政策”。 中國經濟改革的歷史目標是逐漸清晰的,改革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于是,研究、制訂經濟改革方案的任務便歷史性地落到了體改委身上。從承認價值規律到承認商品經濟,從計劃為主市場為輔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最后定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在的我們也許無法想象,市場經濟概念的確立經歷了多少曲折和磨難,頂住了多大的壓力。直至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中國的要素市場幾乎在一夜之間爆炸成型:土地商品化在全國遍地開花,證券交易火爆登場,從體制內流向體制外的人才下海潮蔚然成風。資本、土地、人才市場的形成最終將中國的市場經濟推向了不可逆轉的道路。而在此之前,體改委已做了大量鋪墊工作。例如,體改委頂著“股份制就是資本主義”的壓力,大力支持證券市場的建設和企業股份制改造,這才有1992年的股市大爆發。 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體改委所做的工作就是對社會所有新的改革苗頭、新的創造,適時地給予了調查研究和支持。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新生事物,體改委經過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得出來的結論卻常常是正面的,股份制改造、溫州的多種經濟成分、擴大地方和企業自主權、私營企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都是這樣。 評價體改委當年的作用,王飛欣是這樣概括的,“改革本身就是一個多方利益協調的過程,我們追求的只不過是一個共贏的改革利益格局”。 200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將體改辦與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合并,成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其業務由新組建的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承擔。存在了23年的國家體改委(辦)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而當下,對體改委的懷念實際上是改革對一個利益超脫的綜合部門的需求。體改委是否沒有自己獨特的利益?對此,王飛欣并不簡單地認同,“其實體改委也有自己的利益,只不過它和別的部門利益不同,體改委則一不管錢,二不管物,三不管人,它的利益就是改革,改革的成敗就是鑒別它政績的主要標準,所以它才可以超脫于局部利益去研究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現在全世界都承認中國改革的成功,全國人民通過改革得到了實惠,這對于在改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體改委是最大的褒獎。 2003年以前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1993年《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為分野,可分為兩段,前一段是市場趨向的改革,后一段是轉型。前一段,改革基本上是自上而下推動的,需要有一個宏觀調控部門來指導和協調各方面的利益。而在后一段,改革呈現多元動力推進局面,體改委起的作用相對減弱,這是決策層對國家體改委撤并的一般解釋。對此,王飛欣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從改革的角度說,過渡到市場經濟應該是告一段落了,但若改革就此止步,我們終將止步于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2003年以后,經濟體制的改革重點應當是三個部分,一是建立確保經濟長期高速均衡增長的政府行政管理體制,要全面建立“依法行政”體制,要從行政預審制為主改為法律追懲制為主;二是要建立類似或優于美國的科技創新體制,直接靠技術進步不斷拓展經濟增長的空間,以防出現拉美、日本經濟中止發展的狀況;三是建立和諧社會體制,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和促進世界大同。這都是難度極高的改革。王飛欣認為,“如果說過去近30年的改革任務是為了實現現代化而體制轉型,那么今后30年的改革任務則是為了最終超越現在的發達國家而實現體制創新。這是一場更艱巨的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否站得住腳,是否比一般市場經濟更具優越性,全看此役的成敗。領導這場改革的中央需要更得力的參謀部,這個參謀部的名字不一定要叫體改委,但它必須是超脫于部門利益之上的,而且必須是有權威的”。 國家體改委(辦)的歷史 1980年5月,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 1982年3月,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決議,同意設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 1998年3月,國家體改委更名為體改辦,降格為國務院辦事機構,其組織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和審批中央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等職能移交給國家經貿委。 2003年,國務院體改辦被取消,部分職能并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