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勿推中間人群闖購買力紅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30日 07:20 經濟觀察報
呂尚春 新一輪抑制需求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應聲而至。9月27日晚23點左右,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 《關于加強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的通知》,明確規定第二套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 對于第二套住宅設置更高的進入門檻,意在阻截部分社會游資的過度流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平抑需求熱度。但現在問題是,第二套住宅首付升高至四成,利率加10%,能阻截多少游資?房價趨熱,購買第一套住宅人群有多大推力?這些仍然模糊不清。但與此相比,與土地相關的資產價格,卻呈鮮明的超強溢價態勢,那么,如果有人可以承受四成首付的門檻怎么辦?如果那些無房者認為現在不買,將來更貴,反而搶入市場,“飛蛾撲火”,而持續推高第一套購房需求比例,那房價豈不仍然處于強勢的上漲通道之中? 對于只能用“滾雪球”形容的房價,止熱之路崎嶇非常。從現實的狀況看,如果企望房價大幅下降,那對于利益各方,恐怕都是難以承受的 “硬著陸”結局。因此,房價能夠穩定在一個相對平緩的區間,是理想情形。 現在我們需要搞明白的,就是為什么購房者會搶上這趟紅得發燙的超速列車。一個難以厘清的說法,是把現在的房價與成熟地區相比,比如香港、東京、紐約,而現在又有了更令人咋舌的城市——倫敦,其房價可以至每平方米50萬元人民幣,與倫敦房價比,香港每平方米20萬元的價格又矮了一截。而且新入歐盟以及排隊等待加入歐盟的國家還有不少,大量的新移民將導致倫敦一隅難求,也就是說倫敦的房價也還沒到頭。這樣的對比,國內一線城市在1萬至2萬元之間的房價,會有什么樣的上漲空間? 這樣的對比與想像,正在揮發著四處彌漫的麻醉力,人們可以暫時忘卻自己的收入預期,傾盡己力沖上一票難求的商品房快車,可以用剛買的房子就漲了20%來安慰自己果敢的沖刺。 當人們在一起探討為什么不等一等再做決定時,最有力的反駁就是:如果再貴了怎么辦?這的確是個不好回答的問題。雖然建設部主管領導稱,《住宅法》正在制定之中,中等收入人群并非保障體系忽視部分,70%的土地將用于經濟房建設,但人們往往根據自己的經驗尺度對未來做出判斷。比如在北京回龍觀排隊購買經濟適用房的記憶,排號可以排到幾萬,甚至十幾萬之后,何時能聽到傳喚自己號碼的鈴聲?這個期望值,甚至比購買2元錢一張彩票的中獎率更低。那么購房者不轉向商品房市場又能有什么求解之道呢? 因此,提高第二套住宅購置門檻及利率,的確可以攔截部分社會投資或投機資金,但因為出于自住目的的第一套住宅購置者,仍然大量聚集于商品房市場,房價上走浮力依然強大。也就是說,對第一套住宅的購置也需相應的制度安排,才能疏導開對于房價的洶涌推力。 我們還是以倫敦為例。看看這個房價扶搖直上的老城市,是如何設計住房治理辦法、應對高房價的。由于近十幾年來,英國經濟持續增長,至使房地產市場供不應求,而房價也毫不客氣地爬上高位,中低收入階層在新房市場面前無力伸手,從這些情景看與國內確實非常相似。自2003開始,英國政府著手解決低收入者買房難的問題,政策惠及三類人群:一是低收入人群;二是首次購房的年輕人;三是公共服務崗位工作人員,如護士、小學教師、消防員等。具體舉措則是,每建一個商品房社區,其中必須有一定比例的6萬英鎊以下的小戶型住宅;將購房印花稅的起征點提高到12萬英鎊,此舉將確保超過50%的首次購房者不用交印花稅;政府在建房用地的限制上進一步放寬,開放了1650多公頃國防部和國家醫療體系所有的土地,允許使用廢棄土地、公共綠地邊緣等“灰色土地”。而在2005年一項更為寬厚的政策令低收入者心悅不已:2005年5月末,英國政府宣布推行一項新的“部分產權”購房計劃,也就是說,買房者可以先付50%的錢,另外的50%由政府、銀行或抵押銀行分擔,并以低于市場的價格租給房主,階段性的“混合產權”,事實上的“永久居住權”,讓低收入者終嘗英國政府力推的 “居者有其屋”住宅新政。 事實上,各個地區、各個國家治理住房問題有不同的著力點與治理辦法,但一個基本的準則是,在抑制投機需求的同時,還要疏導自住需求。否則,購買力即將觸及“紅線”的龐大的中間人群,在購買恐慌面前,就會“鋌而走險”,把自己送入“購買力清零”狀態。這當然是我們時下期望避免出現的情形,僅僅出臺第二套住宅購置門檻仍顯不足,政府更應盡疏導之責,恰當有效地釋放中低收入階層的自住買房需求。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