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合資何以成為民族品牌的終結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 14:45 燕趙都市報
“合資”中被終結的民族品牌其實未必是合資之罪,不會談判、不懂規則很可怕,“不想堅守”更可怕。我們似乎已 經習慣了產業“下游”的日子,普遍被“市場容量大”的假象所蒙蔽,片面追求市場、渠道、價格等要素,缺乏長遠的品牌意識。 中國民族品牌艱難演變,老品牌在合資中消失。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中國的“老字號”民族品牌消失了,一些新品牌脫穎而出。中國民族品牌的消亡與新生在經歷著一個艱難的演變過程,它也在重新構筑著中國的國家形象。(《京華時報》8月29日)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中華、金星、蝴蝶等領軍的“上海貨”風靡全國。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曾經說過:“在國際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臉,松下是我的右臉。”品牌,是一個國家經濟的臉面。遺憾的是,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中只有不到20%的價值來自于品牌制造業的貢獻。歷史上,“MadeinJapan”(日本制造)曾是低質品的別名,今日卻是優質品的代名詞。當國家形象成為中國崛起的焦點話題時,品牌的意義開始彰顯。美國一家民調公司的調查表明,在全球各大國的國家形象中,品牌所占比重在不斷加大,其中以日本、德國和美國領先,分別為38.5%、36%和34.3%,而中國品牌對國家形象的影響仍處于較低水平。 是“合資”成了老品牌的命運終結者嗎?當年轟轟烈烈的民族品牌何以今日卻黯然神傷?追問原因,有幾個語境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一者,譬如2005年花都汽車論壇上,龍永圖先生曾石破天驚地說:“今后在中國本土生產的汽車,叫什么名字已經不重要了”———與其說民族品牌被“合資化”消亡,不如說是順應了我們讓其“安樂死”的心思罷了;二者,雖然奢侈品牌在國內設廠的傳言甚囂塵上,但大多數品牌都矢口否認,萬寶龍國際公司執行總經理韓悟夫甚至直言不諱地表示,在中國設廠的“BURBERRY”并不能被納入奢侈品之列,換句話說,中國產業生態不僅不能養育自己的大品牌,甚至還在消解既有品牌的核心價值,這份詭異尤其值得我們警惕。 增長理論經濟學家認為:長期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不是廉價勞動力基礎上的資本積累,而是有賴于技術進步或技術積累。“傍大款”和“做大款”從來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產業“下游”的日子,普遍被“市場容量大”的假象所蒙蔽,片面追求市場、渠道、價格等要素,把品牌簡化成廣告造勢。許多中國企業管理者歷來都不相信無形的東西,缺乏統一的品牌規劃和發展思路,工具理性主張滲透在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結果可想而知:一是中國勞動力工資遠低于勞動力價值,二是環境生態損耗成本拼命兌現成眼前的制造業績效,三是假冒仿冒不斷地惡化中國接軌世界經濟的規則環境。最形而下的后果就是越來越“吃力不討好”:便宜被人家占盡了,壞話還得任人家說。貿易壁壘、商業規則、社會責任……越來越多的糊涂賬其實不正隱喻著我們欠缺了太多良善的“中國創造”嗎?“合資”中被終結的民族品牌其實未必是合資之罪,不會談判、不懂規則很可怕,“不想堅守”更可怕。當珠江三角洲生產了全球60%知名品牌的服裝,我們卻只能賺取加工費的時候,當國際市場上中國貨等同于廉價低質的總體印象還在蔓延的時候,我們熱愛并賴以生存的中國品牌,真的意識到品牌的價值了嗎?須知:先有品牌意識,后有一個又一個血汗打拼出來的品牌中堅。鄧海建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