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外企內地上市一舉多得之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1日 02:21 第一財經日報
楊宇東 紅籌股“海歸”是近期市場熱議的一個話題,無論是紅籌公司,還是監管部門,都表示出了樂見其成的態度。 如果我們把思路再拓寬一些的話,非紅籌的純境外企業在中國內地發股上市,其實也沒有實質性的法律障礙,這不僅會給內地金融市場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帶來諸多積極影響,還有利于部分解決當前突出的流動性過剩問題。 境外公司中國上市,并不是最近才提出的話題。記得在1993年的時候,當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不久,雄心勃勃,“我們要讓奔馳股票在上證所掛牌!”總經理尉文淵大膽地提出了讓外國公司在中國發A股的設想,令我們這些聽者激動不已。當然,以當時的市場條件和制度環境,這只能是一個美好的設想。2000年,在中國擁有龐大業務的外資公司聯合利華也提出過在上證所掛牌的愿望。同樣,在中國內地股市重疾纏身的情況下,愿望終歸不能變成現實。 但考量當下的中國內地股市,我們發現,這種愿望已經脫離了早先在市場建設上的理想色彩,具有了極大的現實意義。 現實意義的最顯著之處是股權分置改革給內地股市帶來了制度性轉折,市場的“正常化”使得包括境外資金在內的各類性質的資金能夠放心地流入,近來內地股市的日成交量動輒兩三千億,已經超過亞洲其他市場的總和,而公司數量也在同步急速擴張,市場已經具備了成為海外大型企業第二或第三上市地的承載能力。 境外公司中國內地上市背后所蘊涵的一個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對于像上海這樣一個立志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城市來講,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國際化是其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吸引境外企業上市是最為直接的方法。當前紐約、倫敦、納斯達克等全球性證券交易所的競爭,主要還是體現在上市公司資源的爭奪上,失公司者失天下,幾家交易所之間整合的舉動也印證了交易所競爭的激烈程度。所以,如果起步已晚的中國內地證券交易所在公司資源爭奪方面不再邁出國際化步伐,弱勢將更難逆轉,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這一國家戰略勢必受到影響。 境外企業內地上市的另一大顯著益處在于:當下內地股市異常火爆,投機氣氛濃烈。由于優質企業資源后續不足,以及發審委換屆的技術原因,市場供應明顯不足,這也是導致股市非理性上漲的重要原因。引入境外企業內地上市,對于改善市場供求矛盾,倡行價值投資理念,理順價格體系,同時借助境外公司先進治理經驗,改善內地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都有直接的幫助。 其實,吸引境外企業內地上市,也能部分改善中國當下突出的流動性過剩問題。無論境外企業發行人民幣股票還是美元股票,都面臨資金匯出問題(或是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或是美元直接匯出),有利于吸收中國雙順差等原因導致的流動性,緩解貨幣政策的壓力。而像巨額外儲也有了在國內直接投資的渠道,無論在安全性和效率上都要好于QDII等形式。 從可行性的角度分析,境外企業內地上市也沒有實質性的法律障礙。《證券法》并未禁止境外公司在我國境內的證券發行與交易,而《公司法》的適用對象是境內公司,其關于公司在內地證交所掛牌上市的規定對境外公司并無約束力。真正的問題在于外匯管理,由于我國尚未開放資本項下人民幣自由兌換,在募集資金兌換和出境方面需要取得政策突破。在我國外儲高企,國家鼓勵國內資本“走出去”的條件下,筆者建議,參考當初外管局頒布“77號文”對中國赴境外上市公司外匯進行特殊管理的做法,順應形勢發展要求,聯合證監會等部門再行頒布關于境外企業中國上市的外匯管理辦法,設立特殊賬戶,進行管理和規范,同時,在境外公司信息披露等方面,證券監管部門也需增加相應管理辦法。只需簡單的政策變動,境外公司赴內地上市便無任何障礙。 當然,中國資本市場對外企到底有沒有吸引力呢?當初的聯合利華因為龐大的中國業務而希望到中國掛牌。今天,匯豐銀行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在聯絡上證所。歸根結底,是中國經濟的強勁發展和龐大的市場需求吸引著境外企業,再加上幾乎全球最高的IPO市盈率,誰不想來呢?(作者為本報編委)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