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期待稅負痛苦轉為國民福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 02:53 中華工商時報
《福布斯》在報告中指出,中國今年的表現有明顯改善,它展開的稅務改革計劃,使稅負痛苦指數下降了八點,在全球排名從第二位退到第三位。稅負輕重標準在于百姓福利,現在該是用“國家的善意”來理療國民稅負之痛,讓稅負“痛苦”轉為國民福利來實現最高層次和境界的社會公正,即“善意的國家”的時候了。 《福布斯》最新出爐“全球稅負痛苦指數排行榜”,最新一期的《福布斯》發表的2007年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繼續是亞洲經濟體中稅務最重的國家,全球排名第三,稅負痛苦指數是152。 在我國,稅負水平高低的判定,歷來頗具戲劇性。坊間與政府對于稅負的輕重,之所以總是各執一詞,沒有一個莫衷一是的說法,是有原因的。首先,由于存在某些制度漏洞,政策隨意性大,存在操作空間和權力尋租空間,老百姓的實際稅負,遠遠要比字面上的統計數字大得多。在2005年,雖然全國稅收收入總和同當年的GDP比,只不過為15.8%,但是,民生客觀上承擔的“實際稅收”,往往有重要一部分往往被忽視了,比如那些名為“收費”實為稅收的各權力部門名目繁多的管理費、罰款和贊助費等。而這些“稅收”是不“開條”沒有發票,是顯示不到稅負統計中的。這種稅負是一種絕對的沉重。 此外,還有一種稅負的相對沉重。換句話說,就是企業和居民繳的稅越來越多,而國民所享受到的回報,也就是說國民福利卻沒有隨著稅負的增長而水漲船高,老百姓無法從這種“高稅收”中獲得高福利,陷入一個高稅負、低福利、低保障的陷阱,國民在心理上也隨之產生一種相對剝奪感和稅負相對加重的感覺。 按理說,稅收的天賦原則應該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如此,即使一個國家的稅收再高,也不會因此而成為百姓的負擔,相反老百姓卻能從一種“高稅收高福利”的體制中獲益。但是,據7月5日《中國青年報》報道,我國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數第一,國家仍缺乏兜底兒的東西。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全國一年公款吃喝在2000億元以上,相當于吃掉一個三峽工程;每年公車消費3000億人民幣,占財政收入的13%;黨政干部公費出國考察一年2000億元;世界銀行估計,“七五”到“九五”期間,我國投資決策失誤率在30%左右,資金浪費及經濟損失大約在4000億-5000億元。 這就意味著,一方面老百姓承擔著高稅收,另一方面稅收的錢卻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在基本民生的投入上,而是用在了與國民福利無關的其他方面。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公共產品提供不足,公眾就無法從一路飆升的GDP和稅收增長中享受福利,從而出現工資收入緩慢增長,居民生存成本節節攀高,教育成本以及醫療費用的不堪重負,貧困生繳不起學費上不起學等現實景況。在這種情況下,國民的稅負不沉重才怪。 《福布斯》在報告中指出,中國今年的表現有明顯改善,它展開的稅務改革計劃,使稅負痛苦指數下降了八點,在全球排名從第二位退到第三位。筆者認為,國民稅負之痛關鍵不在稅制改革,而在于如何將高稅負轉化為高福利。所以,我們在檢討稅收政策的同時,應該反思如何將國民稅負“痛苦”轉為國民福利。因此,理療國民稅負之痛,是一個稅制問題,更是一個關乎社會公平的恢弘命題。而社會公平的最高境界,是所謂“善意的國家”,即以公共福利最大化為其效用函數的國家,能夠洞察公共事務的性質并能夠充分解決公共事務問題的國家。筆者認為,稅負輕重標準在于百姓福利,現在該是用“國家的善意”來理療國民稅負之痛,讓稅負“痛苦”轉為國民福利來實現最高層次和境界的社會公正,即“善意的國家”的時候了。 記者:石子硯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