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劉許川:財經政策應更富前瞻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 07:17 經濟觀察報
本報評論員 劉許川 本報關于上市公司再融資政策的報道(《定向增發新規即將出爐》,2007年4月23日第312期27版)引起很多正在著手定向增發的上市公司的關注,出現兩種完全不同的反應,定向增發對象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或者投行人士,擔心新政策可能導致其原有融資計劃或投行生意泡湯,而向戰略投資者和財務投資者定向發行股票者,則高度認可即將出臺的新政。 引起爭議的報道內容是,證監會將規范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定價基準日,采取有利于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定價基準日方式,而對戰略投資者和財務投資者的定向增發將引入公開詢價和競價機制。由于過去對定向增發定價基準日定義含糊,特定對象可以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來確定價格;而對戰略和財務投資者的定向增發,也因沒有引入公開詢價和競價,一方面不利于上市公司提高融資額,一方面可能有損中小投資者利益。盡管形式上都需要通過股東大會批準,但他們并無多少參與決策的權利。 定向增發政策的改變實際上已經關系到資本市場重大利益格局的變化。過去一年中國上市企業大多數的融資和資產擴張都采取了定向增發來獲得資金或注入資產。統計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在已經披露2006年年報的629家上市公司有1/4公司經公布了再融資預案或者已經實施再融資計劃,其中絕大多數擬采取向特定投資者定向增發的方式,融資總規模超過2000億元。專業人士指出,目前國內私募融資占再融資的比例已超過88%,遠超國外成熟市場30%-50%的比例。 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快速發展,過去的定向增發方案受到市場人士越來越多的詬病。低價向大股東增發的上市公司被投資者質疑利益輸送,而向戰略投資者定向發行的低價方案則面臨股民和公司管理層的雙重抵制。 據統計,宣布定向增發公司的股票價格,目前大多在其定向增發價格的兩倍以上。有人認為股價升高是定向增發利好帶來的變化,但專業意見認為,股價變化是由市場內在運作形成的,大多數定向增發利好對股價的推動作用只是暫時的。市場更質疑包括以資產注入方式完成增發的案例,有些并不具有真實的提升上市公司價值的作用,反而有剝削中小股東之嫌疑。至于對戰略投資者定向增發的案例,目前股價顯示戰略投資者大大賺了一把,其投入和收獲完全不成比例,而上市公司得到的融資數字相形之下少得可憐,對普通二級市場投資者來說戰略投資者獲得的低價增發早被詬病為缺乏公平。 如果數千億廉價增發方案全部獲得通過,那么大股東、戰略投資者以及所謂的特定對象所獲股權價格與二級市場高股價形成的巨大落差,將使中國的數千萬股民再次為大股東和所謂的戰略投資者輸血。 但即將實施的新政策,有可能使其中一些正在運作的定向增發方案收手,要么特定投資者得提高出價。這無論對希望獲得更多融資的上市公司還是無緣參與低價增發的股民來說,都將是一個利好。 不過,政策出臺顯然過于落后于市場的運行。考慮到已獲批準的定向增發對上市公司和股民的利益損害已經發生,而那些尚未被批準的案例所面臨的不確定性也將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滯后的政策運作已經帶來很大的負效益。 類似的案例還有。在過去兩年,僵化的直接入市比例限制政策使中資保險公司未能全面分享中國資本市場大發展的機遇。2004年,也就是在開放QFII進入中國之后,監管部門終于開閘保險資金直接入市,但是政策只允許保險公司以不超過過去一年末總資產的5%比例投資股市。基于謹慎原則,當時政策制定者并未采納保險機構強烈要求提高入市比例的意見。 也許連政策層都不敢肯定中國市場是否面臨機會,在限制中資機構入市的同時,對于外資則幾乎不存在限制規定。而那些持有大量可投資資金的中國保險機構,只能更多地充當大牛市的看客。 但最近監管機構又松口要提高保險資金入市比例,人們擔心的是,在中國股市如此高位的情況下才出臺放寬政策,是不是又一個政策運作落后于市場運作的決定呢?人們或許可以相信中國百姓的養命錢不會在此時為外資接盤,但為何不能在更早的時候出臺政策?所以,人們有理由呼吁,事關百姓財富流向的財經政策,必須在保證其公平性的同時更要富有前瞻性,否則,老百姓的損失豈能以投資眼光差異之說來敷衍眾人? 考慮到已獲批準的定向增發對上市公司和股民的利益損害已經發生,而那些尚未被批準的案例所面臨的不確定性也將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滯后的政策運作已經帶來很大的負效益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