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擺脫經濟對貿易的過度依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09:25 21世紀經濟報道
高企不下的貿易順差近期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4月23日,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在“2007中國國際跨國采購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稱,“中國政府正全力以赴解決貿易失衡問題”。據介紹,將在9月舉行的采購大會計劃設立中國跨國采購商專區,并邀請多家國內知名企業發布采購清單。 為緩解高貿易順差,人們開出了采購、匯率等藥方。就匯率手段而言,如果4月份的貿易順差仍然保持高速增長的話,在遵循“漸進、有效、可控”的自主原則的前提下,放寬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對中國來說或許是一個不壞的選擇。人民幣匯率除了堅持自主原則以外,也不能忽視技術分析。有跡象表明,越來越多的熱錢正在加速流入中國,第一季度有700多億美元“不明來歷”,在北京、上海,活躍著許多掮客為游資尋找寫字樓之類的獵物。 中國正承受流動性過剩和產能過剩相互矛盾的巨大壓力,如不抑制流動性則資產泡沫越發膨脹,而減少順差以抑制流動性,更多產能過剩會使很多企業倒閉。如果試圖不通過人民幣合理升值來減少流動性,只用緊縮的貨幣政策,結果將是:要么較小緊縮幅度在流動性泛濫面前無濟于事,而較強的緊縮將導致整體經濟回落。與資產泡沫和通脹趨勢相比,人民幣合理升值帶來的局部成本可能更小,且是一種可以預料的消極。 眼下,美國國會正在不斷施壓人民幣升值。來自美國的壓力不應是中國不放寬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的理由,即使是從自身經濟安全角度看,結論也是如此。迄今,人民幣升值將給中國帶來何種不利,仍然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除擔憂失業,日本的泡沫危機陰影始終揮之不去。 就業的穩定和增長主要得益于經濟增長的速度,貿易的繁榮只不過是經濟增長的一部分。且過于擔憂就業意味著放棄經濟的結構調整,而結構調整是中國所必須的,任何想避免調整痛苦的想法都是天真的,只會加深現有的矛盾。經驗證明,避免調整痛苦的結果只能更糟。而學界將日本泡沫危機歸因于日元升值是“偷懶”的做法,實際上,造成日本泡沫的并非日元升值,而是日本政府對日元升值后做出的錯誤反應。 當年日元大幅升值后,導致部分企業利潤下滑,失業率增加。迫于產業界以及在野黨壓力,日本當時的相關決策部門錯誤地實施了擴張型的財政政策以及寬松的貨幣政策,兩個方向一致的工具導致貨幣供應量增大,即流動性泛濫和產能過剩共存,為泡沫奠定了基礎。加之政府開發土地以及金融自由化改革,一些大型企業多直接融資且相互持股,銀行大量向用土地和股權抵押的中小企業客戶放貸等許多因素,一起醞釀了資產泡沫,泡沫破裂給銀行帶來巨量的壞賬,經濟因此陷入長達十多年的蕭條。 當前中國與彼時日本同樣面臨流動性及產能過剩,中國選擇緩慢升值,被動釋放流動性。日本則是錯誤地增加了貨幣供給,但中國不存在金融自由化,土地也不可能大肆炒作,且有巨額外匯儲備,如加強監管,出現日本式壞賬和東南亞支付危機的可能性較小。主要還是應該防止流動性失控,這必須經歷痛苦的調整,即減少出口和擴大內需。如當年的日本在升值后,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經過調整,不至于醞釀泡沫危機。 一季度,中國GDP增長11.1%,在偏熱時期人民幣合理升值帶來的局部問題比較易于消化,也可擺脫經濟對貿易的過度依賴。如果等到美國等經濟回落時,中國調整匯率將會更困難,但流入中國的投機資本可能不會減少,中國龐大的市場以及潛力可能成為游資的避風港。 當年,日本政府亦指責美國國內政策造成其對日貿易赤字,現今中國也指出美國儲蓄率過低、消費過度以及美元政策應該為目前的全球失衡負責。但是,現在不是誰負責的問題,只要美國貿易赤字繼續擴大,美元危機逼進,一旦爆發,中國經濟也將難以逃脫厄運。若要化被動為主動,中國經濟須在人民幣合理升值的條件下進行結構性調整,這并非是為了滿足來自外部的要求,而是主動把握自己的命運。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