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高效便民的勞動法院值得期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08:17 紅網
針對我國目前工傷糾紛訴訟程序繁雜,官司打贏不易獲賠更難,受害者或其家屬的維權意愿,被遙遙無期的訴訟一點點消磨,最終選擇了妥協,拿到部分賠償金即匆匆了事的現狀,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黃秀梅建議:“圍繞勞動爭議案件的制度設計,應當符合及時處理的原則。”她介紹,在一些國家,設立了專門的勞動法院,這是一種比較經濟、也比較符合“及時處理”原則的方式。(4月24日《人民日報》) 長期以來,工傷官司“打得贏卻拖不起”一直為老百姓所詬病。由于我國目前施行的是“一裁兩審”的勞動爭議處理體制,即先到勞動部門進行勞動仲裁,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服,再進入法院進行民事訴訟程序。其中的勞動仲裁是必須程序,否則法院不予受理。由于程序繁瑣,更由于勞動仲裁的權威性不強,絕大部分案件最終都走向了法院,因此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工傷官司,如果按照目前的制度設計,從最先的確認勞動關系到最后的執行,進入賠償程序,至少要過11道關口,需時大約47個月,將近4年之久,有的甚至拖五六年或者上十年,不僅耗時耗力,還要耗費大量的錢財,往往一場官司打下來,即使不傾家蕩產,也要脫一層皮。 毫無疑問,這種馬拉松式的維權官司,既延長了勞動爭議處理的時間,也增大了勞動者維權的成本,不僅容易耽誤工傷者的最佳救治時間,有時甚至讓他們因此丟掉性命,同時也給一些想逃避責任的不良企業或老板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往往采取惡意訴訟的方式,想方設法拉長訴訟時間,以“時間”換“空間”,迫使那些拖不起、等不及的人接受遠低于國家標準的賠償,自愿“私了”,這無疑也極不利于處于弱勢地位的勞動者權益的保護。而在國外一些國家,例如德國和法國,他們都設立了專門的勞動法院,配備專業化的勞動審判法官,勞動者打起維權官司來既經濟、也比較符合“及時處理”的原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完全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改革目前的勞動仲裁體制,將現有的勞動仲裁機構和法院的勞動審判庭合二為一,建立勞動法院,簡化相關程序,專門為勞動者提供高效及時的維權服務。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包括工傷在內的各種勞動糾紛必然大大增加。作為專門為勞動者提供維權服務的機構,不僅要嚴格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身體力行“三個代表”,確保執法公正,還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盡可能地簡化程序,使打官司的成本從時間上縮短,從費用上降低。這不僅是節約司法資源,降低訴訟成本的需要,而且是提高訴訟效率,保證訴訟結果公正的需要。只有讓勞動者感覺到這官司“打得起”,還很方便,才能讓他看得到法律的巨大作用,自覺地拿起法律這個武器捍衛自已的合法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高效便民的“勞動法院”無疑是值得期待的。 [稿源:紅網] [作者:萬全]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