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慈善事業亟須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頸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 09:38 燕趙都市報
“最后一公里”是指慈善事業的最后環節,也就是慈善事業的具體運作項目。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頸,不是建立更多的硬件設施,而是要構建完善的軟件管理,修補稅收、審計等相關法律的漏洞。只有這樣,才能加快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 官方審計揭示胡曼莉慈善斂財真相,催生慈善規范。胡曼莉,這位一度被視為中國民間慈善象征的中年女人,因其獻身孤兒事業的形象而在中央電視臺的公益廣告上被稱為“中國母親”。但這個形象在7年前被委托胡曼莉創辦麗江孤兒學校的“美國媽媽”張春華推倒了。胡曼莉在兩份審計報告中做了手腳,“僅僅是目前審計出來的問題就已經夠嚴重了”。(《南方周末》4月12日) 現實總是比文學更具有諷刺力量。胡曼莉,一度被譽為“中國母親”的“慈善家”,真實面目竟是利用孤兒斂財的欺世盜名之徒。謊言被戳穿了,受傷的不僅是“美國媽媽”張春華,更是中國剛剛起步的慈善事業!爸袊赣H”鬧劇之后,在人們懷疑目光的注視之下,慈善事業必須重新尋求出路,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頸。 慈善事業是一條完整的流水線,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成為瓶頸。有人捐款,才有了善款的來源;有人募集資金,才能讓善款得到管理;有人運作項目,才能讓善款得到利用。“最后一公里”就是慈善事業的最后環節,也就是慈善事業的具體運作項目,比如孤兒院、養老院、希望小學等等。當前,由于稅收、審計等相關法律的缺失,造成了“最后一公里”瓶頸制約,這已經成為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嚴重阻礙。 在中國,慈善文化還處于萌芽階段,富人們正在慢慢學會慷慨解囊,其發展速度令人吃驚。日前揭曉的“胡潤慈善榜”顯示,從2003年至今,榜上的100位慈善家共捐贈了近95億元,而2006年為56億元,增勢迅猛。然而,中國的富人們仍然對慈善事業懷有疑慮,害怕自己的善舉被胡曼莉之流利用,這種擔心就是“最后一公里”的瓶頸效應。 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頸,不是建立更多的硬件設施,而是要構建完善的軟件管理,讓慈善家們樹立充分的信心。報道稱,“美國媽媽”揭穿了“中國母親”的真相,也讓人領略了美國慈善監管法律的嚴格。正是得益于嚴格的監管,美國的慈善事業才如此興旺發達。據悉,美國慈善公益團體掌控的資源高達美國GDP的8%~9%,而中國每年募集到的慈善資源不到GDP的0.1%。數據上的差距,體現了“最后一公里”方面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媽媽”張春華在經歷了這次挫折之后,痛定思痛,把目光投向了“最后一公里”。從報道中我們看到,“美國媽媽”在麗江創辦另一所孤兒學!叭A坪兒童之家”時,就有意識要把美國的那套慈善制度移植過來,在財務公開、審計監督、稅務監管的作用下,這所孤兒學校運作良好并“確立了善款善用的公信”。事實說明,只有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頸,才能加快慈善事業的發展。為此,我們還要向“美國媽媽”學習很多。 -宣華華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