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官本位不能充分解釋就業意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11:36 華夏時報
⊙本報評論員 任孟山 根據一項上海4000戶入戶調查,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業意向根據頻率高低依次為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壟斷性企業、金融保險和競爭性企業等。“這一調查結果表明‘官本位’等傳統觀念的影響根深蒂固,也說明我國企業人才開發存在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人力資源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林澤炎說。(4月8日《北京日報》) 政府機關被排在首位的調查結果表明,“官本位”的傳統觀念肯定影響到了人才的就業意向。但是,僅此無法充分解釋人才就業意向的高低選擇,中國雖然具有“官本位”的傳統觀念,卻不能用來解釋所有問題。從人才選擇的單位類型排序來看,社會保障和穩定性程度依次降低:政府機關旱澇保收,各項社會保障穩定且連續;事業單位基本旱澇保收,但諸多改革措施正在降低其穩定性;壟斷性企業和金融保險企業在各項保障指標中甚至能夠高過前兩種單位,但在開放日漸深入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競爭性企業由于直面市場,不穩定性因素最多,而且這類單位的意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漠視員工的社會保障。不難看出,社會保障和穩定性程度也是人才在選擇就業時的考慮因素,甚至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沒有后顧之憂是所有理性個體的基本選擇。由于當下的社會保障不到位,高房價、高醫療、高失業等問題嚴重影響到人們擇業時的優先選擇。雖然各項改革的快速推進,已經降低了很多單位賦予內部人員社會保障的高度穩定性,可是因為權力慣性的存在和資源調配的極度不平衡,使得這種改革速度緩慢且效果甚微。而且,某些權力部門與經濟強勢單位試圖通過影響政策重新回歸“內部人福利年代”。不久前,在部分地區興起的“單位自建房”即是一例。相反,競爭性企業在殘酷的市場壓力面前,卻試圖利用社會保障征繳漏洞,千方百計地壓縮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障費用的基數,甚至不給企業員工繳納社會保障費用。非常明顯,這種做法在絕對意義上會降低企業人力成本,但同樣非常明顯的是,這種做法也絕對損害了員工利益,并會影響到他們再次擇業時的選擇方向。 造成上述問題的體制性原因在于整個社會的“雙軌制”運行模式。這種模式下的社會運行法則的特點是涇渭分明,即某些類型的單位根本沒有退出機制而高度穩定,各項社會保障非常有序且一視同仁,保障程度高低主要看你的職位高低;但另外一些類型的單位卻流動率相當高,社會保障依據企業規范程度、甚至是單位領導的個人良心。這種“雙軌制”運行模式影響了社會運作效率和人才流動意向,使得人才就業不可能不傾向于高保障高穩定單位。正如林澤炎所說:“美國80%的優秀人才集聚在企業,而我國只有30%左右的人才在企業。”我國每百人中大專及以上學歷者在60人以上的12個行業全部集中在黨政機關、金融保險等單位。沒有人愿意在付出辛苦的同時,卻承擔起無社會保障的高風險。改變人才的就業意向,必須改變“雙軌制”的社會運行模式,使各種類型的單位處于一個相對持平的保障水平和穩定程度。否則,即使沒有“官本位”的影響因素,也不會有多少人愿意改變就業意向。顯然,這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并加快推進速度,步伐緩慢將會使更多的人選擇調查中的排序單位。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