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伊歌:通脹預警高懸說明什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 11:19 金羊網-羊城晚報
□伊歌 保持幣值穩定、抑制通貨膨脹是中央銀行的法定職責;因此,央行對物價的風吹草動高度警覺是其履行職責的必然反應。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在一個研討會上警告,貨幣供應量迅速增加給通脹施壓,如果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央行可能加緊調控。(《新快報》4月2日)從去年至今,央行的政策宣 示和高官談話都屢屢提及通脹預警;在一年之內,央行已三次調高利率,五次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通脹預警依然高懸,可見物價上漲的壓力已非同尋常。 吳曉靈的警告絕非杞人憂天。實際上,從去年底開始,消費價格指數(CPI)一路走高,到今年2月份已達到2.7%,接近央行設定的3%“警戒線”。(《羊城晚報》4月2日)再看今年頭兩個月的經濟統計數字,一些銀行和學術機構的經濟學家甚至以“震驚”來形容:2月的貿易順差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8.68倍,兩個月的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41.5%,貿易順差同比增長233%;2月份廣義貨幣(M2)供給量同比增速17.8%,比1月份增幅高1.9個百分點;2月份人民幣信貸同比增速為17.2%,比1月份高1.8個百分點…… 由于前兩個月宏觀經濟數據以及先行指標走勢強勁,國家信息中心、花旗銀行等近期紛紛上調經濟增速預測,大都預測全年增速接近或超過去年的10.7%。出口劇增、順差擴大、信貸擴張、熱錢涌入……難怪有專家憂慮:經濟過熱的風險在積聚。 一方面信貸、投資和經濟過熱極有可能拉動物價上漲,另一方面成本推進的物價上漲也極有可能發生。正如吳曉靈所指出的:一系列其它因素也都在促進企業成本以及勞動力成本的增加。比如,資源性產品價格機制改革、企業在環保、職工勞動保障、安全生產等方面要求的提高等。再看近日傳媒披露的各種“漲價”新聞,就不難證實吳曉靈并非虛言:天然氣出廠價4月可能上調10%,污水和垃圾處理費收費標準逐步提高,國內成品油定價適時與國際市場接軌……以抑制通貨膨脹為己任的央行,眼中自然是“黑云壓城”或“山雨欲來”的圖景,再度發出預警信號也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對付通貨膨脹,央行有加息、上調準備金率的政策工具。去年以來,央行手中的“十八般武藝”幾乎都使遍了;上月中旬還加了一次息,半個月后央行高官仍在大談通脹警訊,可見單靠央行的貨幣政策,難以獨力應付通貨膨脹的壓力,更難以治愈經濟結構的深層次痼疾。如果央行的連番“軟著陸”措施都未能生效,經濟過熱導致“急剎車”和“硬著陸”就不可避免。 央行發出通脹預警是其職責所在,央行增強貨幣政策的調控力度也勢所必然;但央行不可能包醫百病,比如內部需求不足,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出口,原因在于社會保障制度遠未完善健全、醫療教育等體制改革偏離公益方向、個人所得稅和利息稅等稅收杠桿逆向調節等等。不盡快在這些病灶上下藥動手術,央行再發出更強烈的預警、再掄起更多的政策工具,結果可能還是無濟于事。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