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瞭望:負責任的政府決不會無節制擴大支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1日 18:44 《瞭望》
資料圖:一位工作人員在鄭州市惠濟區政府辦公區內為綠地澆水,后面是政府辦公區巨大的半球形會議室(2006年6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祥攝(資料圖片) 來源:瞭望 政府支出實際上是一種社會成本。政府支出的任何失控都會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惡果,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決不會無節制地擴大支出。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支出不僅是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必需的“燃料”,而且是經濟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支撐力量。 政府通過其投資性支出和經常性支出,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影響宏觀經濟走勢,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在國民經濟出現波動時,政府支出則成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比如,1998年我國經濟由短缺轉為過剩,通貨膨脹讓位于通貨緊縮,經濟增長速度急劇下滑。為了刺激經濟增長,中央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擴大政府支出擴張有效需求,積極引導社會投資,使我國經濟逐步回升,再次步入快速增長通道。2004年,面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偏快、部分行業投資過熱問題,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緊縮性政策,在控制土地和信貸兩個閘門的同時,縮小政府國債投資規模,并于2005年改行“穩健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相配合,避免了經濟的大起大落。 盡管理論研究和實踐都證明,政府支出對經濟增長和社會事業發展具有明顯的正向作用,但政府支出的規模并非越大越好。因為,政府支出的前提是政府利用公共權力將一部分社會財力集中到自己手里,政府支出的過程就是政府支配和使用這些財力的過程。 政府支出實際上是一種社會成本。所以,政府在安排支出時,必須考慮集中財力的社會承受能力和政府支出的效益。政府支出的任何失控都會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惡果。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決不會無節制地擴大支出,而必然會合理控制支出規模,千方百計節用財力,充分發揮政府支出的效能。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運作與企業運作都遵循著同一個原則,即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當然,對于政府來說,這個效益是一種宏觀效益,政府支出不僅僅著眼于經濟效益,而且更多地追求社會效益。政府支出必須遵循的成本——效益原則,要求政府必須樹立節儉意識,使“取之于民”的公共財力更好地“用之于民”。 節儉是一種態度,一種境界,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意識是行動的前提。胡錦濤同志最近強調,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進一步增強節儉意識。對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要求,實際上也是對各級政府的要求。政府支出是否貫徹節儉原則,必然對國家的長遠發展產生深刻影響。降低行政成本,正是建設節約型政府的題中應有之義。 在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支出缺乏成本意識。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的今天,我們看到,仍有不少地方的政府節儉意識淡薄,花錢大手大腳。搞建設不計成本,甚至大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經常性開支缺乏約束,浪費嚴重。據報道,1986年到2005年,我國人均負擔的年度行政管理費用由20.5元增加到498元,增長23倍,而同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4.6倍,行政管理費用超常規增長與政府浪費現象相關。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04年全國用于公款接待、公車消費和公費出國的開支共計7000億元人民幣,占全國財政當年總收入的26.6%。近年來,政府支出不節儉或鋪張浪費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擔憂。“現在,不少地方、部門和單位講排場、比闊氣,花錢大手大腳,奢侈之風盛行,群眾反應強烈。這種不良風氣必須堅決制止。”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講的這段話為各級政府敲響警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政府財力顯著增強,政府支出的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2006年全國財政收入為39343.62億元,財政支出為40213.16億元。此外,各級政府還有一塊相當數量的預算外收支。但總體上看,我國作為生產力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底子比較薄,國家建設需要辦的事情很多,政府可以支配的財力仍然有限。各級政府沒有任何理由和資格大手大腳、不計代價地花錢。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過程中,各級政府理應增強節儉意識,努力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益,成為厲行節約的模范。 實踐證明,增強節儉意識并內化為政府人員的自覺行動,不僅需要不斷加強對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節儉教育,更需要加強相應的制度建設,在強化政府自律的同時,加大制度性他律的力度。 一個時期以來,隨著我國財政形勢趨好,國家財力的壯大,一些領導干部頭腦中過緊日子的觀念逐步淡化,甚至認為勤儉節約是不合時宜的落后觀念,在安排政府支出時,追求大手筆、高標準、高檔次。這是導致奢靡之風抬頭的思想根源。制度建設是增強各級干部節儉意識,強化政府支出責任意識的重要保證。我國政府缺乏行政成本觀念,節儉意識淡薄,與政府支出的制度性約束不力直接相關。比如,立法約束政府支出的制度不完善,對政府花錢透明度的要求不高,評測考核政府支出效益的相關規定剛性不強,老百姓作為“納稅人”對政府支出實施監督的權力不到位,等等。可見,增強政府的節儉意識,規范政府支出,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推動。(文/趙長茂)□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