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馬紅漫:外企假虧損導致兩稅合并效果落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 03:12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馬紅漫 跨國公司在華經營究竟是虧損還是盈利?近日,國家統計局一份關于外資盈利狀況的研究報告表明,在所調查的虧損外商投資企業中,約2/3為非正常虧損,這些企業通過轉讓定價避稅給我國造成的稅款損失達300億元。 這份調查解釋了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的怪現象: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有、集體、股份和私營企業利潤都在增長,唯有外商投資企業利潤不增反降,據統計,在2005年以前全國甚至有55%的外商投資企業年報虧損。但另一方面,經營連年“虧損”的外企們卻屢敗屢戰,斗志彌堅,近兩年,我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均超過500億美元,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國之一。 跨國公司“假虧損、真避稅”的技巧其實并不神秘,主要是利用關聯交易,采取轉讓定價的形式,也就是“高進低出”,從而形成賬面上的虧損,把利潤轉移到稅負低的國家、地區。但是這樣的稅收操作手法卻給中國稅收政策和內資企業發展帶來嚴重的沖擊。 不久前,醞釀達十年之久的內外企業所得稅并軌議題終于獲得人大通過。表面看來,今后外資企業所得稅率將統一為25%,內資企業再也不必因稅收政策而被歧視。但是,當企業和媒體欣喜地分析“兩稅合并”所帶來的好處時,大家卻忽視了由于跨國公司避稅行為的存在,使得“好處”大打折扣。事實上,由于外資企業普遍處于“假虧損”狀態,造成“兩稅并軌”的影響只是單方面的:內資企業受到益處,但是對外資企業的負面影響微乎其微。因為對于多數處于“虧損”狀態中的外資企業而言,按照稅法的規定,他們根本就無需繳納1分錢的企業所得稅,因此稅率是33%,甚至還是17%,對于他們幾無影響。 不僅如此,對于內資企業而言,跨國公司大規模避稅不僅會導致我國財政收入的巨額流失,更會加劇內外資企業競爭的不平等性?鐕就ㄟ^截留利潤為進一步提高研發能力奠定了基礎,最終又成為其進一步搶占市場的資本,形成良性循環。相形之下,我國民族企業卻因此而處于不利的競爭地位。 事實上,跨國公司通過轉移定價而制造假虧損是一個老問題,近年來外企偷稅行徑屢見報端,但同時,外企偷逃稅的現象卻繼續日復一日地發生著。而單純從查處技術角度上講,甄別惡意逃避稅行為的難度并不大,據報道,某跨國公司為了造成賬面虧損甚至把應售價幾百元的電視,以幾十元的價格銷售給海外關聯企業,這樣明顯不正常的價格,理應被稅務部門輕松識別。而稅務部門的查處效果之所以不理想,其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對于外資企業的縱容。至今,在許多地方都把引進外資的數量和企業大小作為政績考核的指標。在這樣的政策導向環境之下,地方稅務部門自然沒有勇氣去嚴查外資逃避稅款的問題了。 可見,監管的不力與地方政府的縱容在客觀上為外企得寸進尺地逃避稅鋪設了溫床。我們需要借鑒國外經驗,提高逃避稅款的懲戒力度。在國外,許多國家都為企業逃避稅設置了反避稅法,對于個人的逃稅行為也以“重罰”相待。例如,在德國,偷稅行為人可能面臨5至100年的牢獄之災。 對于地方政府與跨國公司之間的經濟利益糾葛,必須要在地方政府考核體系上動刀,把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標由經濟指標轉變到考核社會居民的福祉提高水平上來,從而徹底避免經濟利益干擾社會公平的問題,還稅收政策以應有之本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