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呂青:警惕銀行成為高校負債基建的推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 02:32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呂青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顯示,2005年以前,我國公辦高校向銀行貸款總額達1500億-2000億元,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貸款。目前,有的大學已虧損運行,連債務利息都無法償還,其實已經游走在“財務破產”的邊緣。而近日媒體披露的吉林大學財務困境事件,再次引起人們對高校破產的擔憂。 據報道,吉林大學現在負債30億元,每年需要支付的銀行利息就高達1.5億至1.7億元,資金入不敷出的情況日趨嚴峻。盡管有些高校從財務角度來看已經破產,國家能讓它破產嗎?不能。事實上,一些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幫助高校承擔責任。江蘇省高校現在有100多億元債務,江蘇省將通過“三三制”來化解———政府拿出三四十億元,另外通過資金運作再籌集三四十億元,余下部分由高校自己承擔。而在浙江省,省財政將拿出40億元為高校貸款貼息。 政府這樣做,在幫助高校解困的同時也導致了諸多副作用:其一,既然有政府撐腰,高校貸款會更加大膽。其二,既然有政府“兜底”,銀行放貸沒有后顧之憂,它們會更積極主動地貸款給學校以搶占市場資源。 事實上,我國高校的擴張與銀行亂放貸款的“助紂為虐”息息相關。我國目前的銀行運行機制,基本上是由上級銀行來決定貸款利率,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銀行常常在既定利率水平下追求信貸規模的擴張。而且,我國建行、中行、工行等上市之后,以很低廉的成本獲得大量資金,為了使這些資金得到有效利用,銀行具有難以抑制的放貸沖動。央行公布的今年1-2月的數據顯示,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9814億元,較2006年同比增長近2700億元,增長速度非常快。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銀行已經成為高校負債的推手。如果不對銀行爭相對高校發放貸款的行為進行制約,高校很可能因銀行的大力“支持”而限于更深的困境。 遺憾的是,我國至今仍在盯著高校而不是銀行來預防高校貸款危機。教育部在2000年后就注意到了部分高校的資金壓力,它和財政部一起,對教育部的直屬學校控制了貸款比例,為每所高校設定了可以貸款的上限額度,并設置了預警指標,超過指標之后需要審批。但是,事實證明,單純地限制高校的貸款行為并無多大實際意義,因為高校作為需求資金的一方,它對資金的渴求是一直存在的,況且,限制貸款比例僅限于教育部直屬高校,范圍實在太有限。 因此,有關部門應盡快對銀行向高校的盲目放貸行為進行有效監管,防止高校被債務壓垮。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