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促進就業須解決過度行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 07:23 新京報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昨日召開,首次審議就業促進法草案,該草案作出了單位不得對農民工設歧視限制、企業成規模裁員應守法等相關規定。 就業乃民生之本。在當前情況下,專門制定一部旨在“就業促進”的法律,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正當其時。 但是普遍就業決不是把本來不大的蛋糕切得更細,或者是動用行政強制手段迫使企業接受更多的員工。促進就業最重要的方面還是要著眼于把蛋糕做大,而要做大蛋糕,就要著力創造適合于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建設服務型政府,注意不要“過度行政”,注意減輕企業負擔,放手“讓一切社會財富充分涌流”。 這里的“行政過度”和“減負”問題正是當今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重要環節。春節前曾與幾個企業界的朋友聚在一起閑聊,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如今的企業負擔上來,大家共同的感受還是“婆婆”太多,各類檢查、審批、會議等等需要應酬的壓力大,需要辦理的相關手續太多太難,等等。這些問題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同時也限制了企業進一步吸納新員工的潛力。 對行政行為,必須將其限定在一個適度的范圍以內,超出這一范圍就構成“過度行政”,影響了人們的創造力的發揮,從而使“一切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目標難以實現。對于有些行政管理部門而言,只要是在其管理的行政區域范圍和特定部門范圍以內,都是其行政權力任意馳騁的自由空間,對管理的手段、措施、時間選擇、方式方法、獎勵懲罰都可以由管理者一言而決。譬如組織檢查,當然無須征求被檢查者的意見,一年查一次也可,一月查一次也可。如果某行政部門一個小小的一般工作人員心情不順想要找點麻煩,隨時都可以提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令被管理者除趕緊打點應付之外別無他途。 顯而易見,民生的源頭在就業,就業的源頭在創業,而要保證創業能源源不斷地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必然又離不開一個寬松環境,對個體、微型和中小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各國的經濟發展經驗表明,雖然GDP的貢獻能力以及技術含量均相對有限,但在吸納就業人口,緩解失業壓力上,個體、中小型企業從來都是無可代替的主力軍。因而,它們的發展和活躍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國的就業水平及其背后的民生均衡。然而,當前我們的問題恰恰在于,個體、中小型企業的創業環境正變得狹促逼仄,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自1999年以來,我國個體工商戶已銳減650多萬,面臨整體性的衰落。而造成上述表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地方部門利益支配下的各種行政收費、處罰繁密。 所以,擴大和促進就業的根本之計在于,從法律源頭有效約束進而徹底清理權力不斷伸向市場之手,最大限度地凈化和簡化中小企業創業的行政環境。 “就業促進”若想實實在在被促進,首先政府部門必須被“促進”:將就業促進作為評價地方政府及其官員的核心指標,代表人民利益而非部門利益,堅持行政行為的合理適度,服務民眾而非“管理民眾”。如此,則就業促進可期,和諧社會可期。 □信力建(信孚教育集團董事長)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