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豐裕的國庫該怎么使銀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8日 13:45 中國產經新聞
“又好又快”發展理念下的2007 系列評論之七 中國這幾年的國庫可真算是豐裕起來了。在去年12月底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財政部部長金人慶表示,預計2006年全年財政收入將達到3.9萬億元。而2006年的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報告則顯示,全國財政預算收入為35423.38億元,這意味著2006年的財政超收收入至少在3000億元以上。 此前的幾年間,在全國財政收入逐年攀上新臺階的時候,全國預算超收也攀上新臺階:2003年,全國財政收入首次突破2萬億元,同年全國預算超收為1100多億元,其中中央預算超收500多億元;2005年財政收入突破了3萬億元大關,同年,僅中央預算就超收1600多億元。 銀子多了是好事,但怎么花卻又是難事。按慣例,2006年超收3000億元以上,超收的部分多數會被在年底突擊花掉。盡管財政部表示,2006年的超收將主要用于教育支出、對地方稅收返還、一般性轉移支付、民族地區轉移支付、解決出口退稅陳欠和減少財政赤字等,并預留一部分用于緩解2007年預算安排壓力,做到收支平衡,但財政支出監管體系的不健全,仍讓百姓對國庫豐裕后該怎么使銀子產生疑慮。 一方面百姓看到3000億的預算巨大差額,就會感到在編制預算時要科學性仍然不夠,應該力求做到預算收入和實際收入“相差無幾”,而不是有著較大差距。對該收多少銀子心里沒底,自然就對該花多少銀子心里也在打著鼓,難免會出現年底突擊花錢的現象。 另一方面,在財政支出上,也存在公共財政失衡問題,也就是說銀子老使不到點子上。據調查,中國財政用于行政公務支出和經濟建設支出的比例占到50%左右,而美國占不到20%;中國用于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支出總量為25%,美國為75%。 在惟GDP是論的政績觀及相關考核體系影響下,經濟建設投入的顯性政績與民生公共財政的漸進政績讓一些地方官員就只能選擇投資性的財政。而從更深層次看,一些地方甚至一些公共財政極其窘迫的市、縣,無錢投入基本民生,卻有錢不斷翻新辦公樓,購買豪華車,有錢讓領導干部周游列國考察觀光,有錢修建大廣場出“大手筆”,這也是財政不“陽光”的表現。 因此,有了錢,如何把錢用到刀刃上才是實現中國財政“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實現陽光型的公共財政政策就成為實現中國財政“又好又快”良性發展的基本走向。在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備”被明確列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9大目標和主要任務之一。 2006年,財政部已經啟動了一系列旨在加大社會基本公共服務資金投入的重要舉措,包括自西部開始逐步將中國的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40%的縣、區,同時將參加農民每人每年10元的補助標準提高到20元等。 另一方面,像“得了多少抗旱補助費、生豬補欄資金是否落實”等財政投入項目,也被安排在一些政府網上公布,接受群眾的監督。同時,從1998年開始拉開的全國公共預算改革大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與公共預算改革配套的預算法也已經列入了人大立法的計劃,甚至在少數地方已經試點讓公眾參與財政預算。 “十一五”期間,中國將進一步打造陽光型公共財政。下一步財政公共性將凸顯,財政支出著力于公共領域,有助于如何改變我國由政府投資拉動、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從而拉動消費內需增長。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主要就是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過大以及人與自然矛盾加劇等突出問題,而這正是公共財政的公共性、公平性和公益性的重要體現,公共財政要進一步突出這3“公”,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