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周放生:一個行動比一打口號重要得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 16:21 上海國資
周放生 國有企業改革成本最大的承擔者不是政府,是千千萬萬國有企業職工 近兩年吉林省國有大型企業整體改制取得實質性進展,其經驗和做法值得關注。 從2004年以來,吉林省下決心舉全省之力集中推進國有大型企業整體改制。采取的做法是不作秀,不擺花架子,不回避矛盾和問題,實實在在地從地方實際出發解決問題。 吉林的國有大型企業改制,總體模式可稱為“先瘦身后改制”。其瘦身措施包括了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企業內部公共管理職能(企業福利性供水、供電、供暖等管理職能交由社會專業化企業管理)、債務重組、廠辦大集體企業改制、改制企業管理關系移交社會管理、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等7個方面內容。 其中,企業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是最難做到的。這方面長春市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可以值得借鑒。長春市將企業離休老同志共2000多人集中管理,財政負責到底;將企業退休人員交給社區、街道管理。過渡辦法可先交托管中心管理,關鍵是與企業脫離。針對東北地區采暖特殊問題,政府以貨幣形式發放給離退休人員。 在離退休人員移交社會管理的同時,要將黨團關系、人事關系都放到地方和社區。在某種程度上講,大型企業整體改制,最終落地是要看離退休人員能不能實現社會化管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能算改制到位。 另外,目前國家已經明確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在東北地區試點。馬鞍山鋼鐵公司對廠辦大集體企業改制的經驗和做法值得借鑒和學習。(具體請見作者在本刊上期發表的《“明補”勝過“暗流”》) 以上這些問題屬于通過改革、改制要解決的歷史負擔問題。對于精干后的企業,其在改制中還要涉及股權多元化、職工穩定、改革成本、公司治理等多方面問題。 其中在職工身份置換方面,長春市的做法是將全部市屬國有企業職工進行身份置換,包括一些尚待進行改制的企業,其理由是不留避風港。 國有大型企業改制職工身份置換要區別情況,不搞一刀切。文件規定,國有大型企業改制若仍保持國有控股,仍然保有崗位的職工,不解除勞動關系,不給予經濟補償金。這是規定的底線,也意味著職工就業的相對穩定。此舉也為各地向職工解釋提供了依據。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有的地方認為職工身份置換后,再推進產權改革將會順利得多。關鍵是要有利于改制、有利于穩定、有支付能力。 改革成本的籌集是我們大家遇到的共同問題。吉林省、長春市在處理國企改革所需資金與地方項目建設(包括政績工程)所需資金發生矛盾的時候,處理的原則是“先生活后生產”,作為財政收入并不富裕的省份和城市,吉林省長、春市對此做出了重要抉擇:一是應由政府承擔的責任,政府堅決承擔起來。如離退休人員費用、醫保費用、采暖費用等資金的缺口,也就是說矛盾不后移,不推脫,敢于承擔這樣一種政治責任、社會責任;二是資金分配上寧可少上些項目,少搞些政績工程,也要把人的問題解決好。這體現了吉林省、長春市領導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是踐行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一個行動比一打口號重要得多”。 對于誰在承擔改革成本應該有一個認識,國有企業改革成本最大的承擔者不是政府,是千千萬萬國有企業職工,尤其是下崗職工,他們作出了犧牲。吉林森工老總講,“職工是國企改革的最大功臣”。 吉林省的國企改制方式,有助于解決長期困擾我們的國有大型企業改制難題,同時也推動了政府本身的改革,推動了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改革,有利于實現社會長治久安的長遠目標。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